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书虽小道,小道不小

新快报 2021-05-23 01:02

■王世国为蓝态公益基金会企业家“基业长青”高级研修班题词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联合出品

■收藏周刊记者陈福香统筹

■王嘉

(广东美术馆研究员、教授)

谈到书法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引用唐太宗的“书学小道”,但又不太留意原话,容易断章取义而导致误读。其实,唐太宗的原话说的是:“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唐太宗这话至少四个意思,一是“非急务”,二是“胜弃日”,三是“学而得”,四是“专而精”。书法不仅遵从于艺业的普遍规律,坚持勤学,而且也要讲究学习方法,注重实效,注重收获。

被称为“小道”的并不仅书法。杨雄也说过:“诗赋小道,壮夫不为。”陈毅也说过:“棋虽小道,品德最尊。”这里说的“小道”,应是指其才艺,并非轻慢。《论语》也有“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即便是唐太宗,在欣赏王羲之书法的时候,也谈到“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可谓是情深意切,开卷有益。古往今来,书法即便是“小道”,也并非微不足道。沈尹默说得更为生动,“它(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即便是在今天已经进入电脑时代,实用性,仍然是书法欣赏的基础。首先让人看明白书写的内容,然后才会更好地欣赏书法的视觉形式美。笔者在美术馆工作20多年,每逢书法展览,观众无外乎四类:一是认真地逐字逐句读完一件展品,转身就走。二是认真地逐字逐句读完一件展品,之后又看几眼,转身离去。三是认真地逐字逐句读完一件展品,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四是一下子被某件书法作品吸引,反复看来看去,之后认真地逐字逐句欣赏。前三类属于“理性主导型观众”,先看了内容,然后欣赏风格。最后一类属于“感性主导型观众”,先是被风格吸引,然后研究内容。但观众有一个共同点,只要对某件作品有兴趣,一定关注书写的内容。

仅靠内容取胜,就书法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江湖书法的惯用伎俩之一,就是借助内容加分。常用的四字吉语、格言,喜闻乐见的唐诗宋词锦句,常常是江湖书法最热衷的内容。上善若水、精气神……写得很差,却喜滋滋地说:“我写的是王维的诗。”没有碑帖功底,却大言不惭地说:“我写的是自己的风格。”线条结构都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把抓,却自欺欺人地对人说:“写的是个性,追的是创新。”明明不美,却打着书法的旗号,诸如此类,不是“小道”,而是走上了“邪门歪道”。

一部书学史,包罗万象。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笔法、字法、章法,出入有度。不仅蕴含着不同时代的审美经验,也凝聚着每个时代书写者们对书写技巧的探索与追求。

唐太宗确实说过“书学小道”,但他本人对于这个“小道”丝毫也不怠慢。他不仅是王羲之书法的忠实粉丝,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书法家,他的《温泉铭》气势饱满、流利圆熟、意趣横生。在书法技巧方面,他强调“骨法用笔”,谈道:“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以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古往今来,在书法史上有所成就,也一定是有充分的技术含量。笔者不同意“空前绝后”的提法,就书写技巧而言,成为经典的书法作品,应该是“空前启后”。以三大行书为例,王羲之的《兰亭序》每个字都是独立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字和字之间的分组牵连,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借助长竖在章法布局上的疏密布置,都体现着各自所在时代的书法美。就用笔而言,篆籀绞转、一搨直下、方折铺毫的不同用笔方法。就字形特征而言,欧体的中宫收紧、端庄瘦硬,颜体的平正饱满、雄浑博大……各以不同的技巧特点,成为书法史上的名家名作。

笔者认为,当代书法领域至少存在着四种不良现象:一是沽名钓誉,贪图名利。某些人,虽然有一定的水平,却把书法当成是钻营的手段。热衷于凑热闹,热衷于挥毫,热衷于赶场,甚至为此而不惜把书法创作程式化、固定化,不管是到什么场合,出手就是写熟的那几个内容,纯粹为了表演,博眼球,博掌声。二是滥竽充数,败絮其中。这类人,自身水平不高,基本功有限,甚至完全没有入门,热衷于搞行为、趁热点,故作佯狂,哗众取宠,招摇撞骗。三是弄虚作假,创作态度不端正。用不正当的手段抄袭作品,妄想瞒天过海,骗取名利。四是热衷“运作”,自身的水平并不差,安分守己也还算是殷实。但是名利熏心,贪心过旺,导致名不副实、德不配位。

书品就是人品。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存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松年《颐园论画》也谈到:“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学书法的过程,也是人生修养的过程。书虽小道,小道不小。

新闻推荐

粤省事注册用户突破1.2亿业务量累计超过88.9亿件

羊城晚报讯记者沈钊报道:5月21日,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三周年。记者从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获悉,其注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