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人口流入,素质提升,广东10年增加2171万人 每年增加了一个“中等规模城市”

南方日报 2021-05-12 06:49

从人口普查数据

看广东发展动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常住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141178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其中,广东全省常住人口为126012510人,自2007年以来,广东连续14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与2010年相比,十年共增加21709378人,增长20.81%,人口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全国首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口统计研究室主任王广州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这对广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给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吸引跨省流动人口集聚

2171万人,相当于广东在10年间增加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总量,平均每年增加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人口。

这特别体现在跨省人口流动上。扣除10年间自然增长人口800多万,外省新增流入人口至少也在同样规模。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近年来,每逢春节,全国人口跨省流出前十城市中,广东往往占据一半,经常包揽前三。

过去40年里,依赖于工业相对传统农业在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工厂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而城市往往具有相对完善的基建和政府服务,沿海则有海港物流的便利,也就成为全球工厂趋之若鹜的聚集地,从而吸引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内陆人口流向沿海。

两大趋势汇流成同一个方向:到沿海的大城市、城市群去。

广东无疑是这波人口流动大潮的最大受益者。与2010年相比,10年共增加21709378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首位,相当于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浙江(新增10140697人)、江苏(新增6088113人)、山东(新增5734388人)三省增量之和。

15—59岁人口占比68.80%

新增人口多特别是外来流入人口多,对广东的人口结构形成长期影响。

广东15—59岁人口占比68.80%,比2010年下降4.59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高出5.4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比2010年提高1.8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7%,按照国际通行判断标准,广东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这一指标仍比全国低4.92个百分点。

从全国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但广东却呈现相反的趋势: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00)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00上升为2020年的113.08,比全国平均值高出8.01,也是各省中最高的。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海南(性别比112.86)、浙江(109.04)和上海市(107.33),从往年人口数据看,这些省市也都是跨省人口的主要流入地。

人口的活力,还直接体现在自然人口增长上。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5年的6.8‰提高到2016年的7.44‰,仅此一项,2016年到2020年就比此前5年新增人口百万人以上。

快速的人口增长,带来广东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发展活力。

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生产总值110760.94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1%。

王广州认为,珠三角核心区是传统的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中心,不仅对省内人口流动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对全国也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广东的流动人口格局稳定和强化。“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同时需要对区域格局不断优化。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一方面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珠三角核心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继续提升人力资本积累

全国首位的人口总量和增量,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较高的人口文化素质,这样的人口形势,成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国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展阶段,“人口红利”更多让位于“人才红利”,较高的人口素质,为广东经济转型特别是创新驱动提供更多动力。

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其中心城市,这就在客观上对流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提出要求。2020年,广东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由2010年的8214人上升为15699人,超过全国平均232人。

王广州建议,广东未来应继续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发展、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健康和就业水平,使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

与此同时,更高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又反过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并对公共服务提出新的需求。

在发展动能转换的当下,工厂早已不再是稀罕物,短期的高工资也并不稀缺,便利的基础设施、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愉快的工作氛围,才是决定人口、人才去留的关键。

“工业文明的时候,人跟着产业走,流水线厂房建起来,产业工人就跟着来了;未来生态文明和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和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走。”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如此概括。

如何善用人口大量流入的利好,让更多人与广东“长相厮守”,才是广东能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

“对吸引人才来说,包括人文建设也很重要,都要同步的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陈东敏长期在东莞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对科学家来讲,要的就是工作环境,做理想的研究方向,还要有满意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城市在住房、教育、医疗保障甚至文化艺术上都有很好匹配。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实习生林广豪隋明润

新闻推荐

何享健家族捐资63亿元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慈善榜》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及其家族成“广东首善”

和祐国际医院效果图何享健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通讯员农曦虹昨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慈善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