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验收会在深港澳等地同步举行 麓城外国语小学引领40校“四跨四共”创新STEAM教育新样态
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验收会圆满成功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在项目验收会中致辞
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做项目验收汇报
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牵头、40所成员校协同联动、覆盖学前到高中四个学段、开展STEA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美术·数学”等多学科、打造14个跨学科STEAM教育经典案例、一年多专家陪伴式指导……
作为教育部科技司立项的20个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之一,也是国内极为少见的以小学为牵头单位的项目,4月27日,“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验收会在深港澳等地同步举行。本次活动采取“实地验收+线上验收”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实地验收设在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港澳地区采取线上验收,共有超过1.8万人在线收看直播。
项目验收会由中央电教馆带队,穆肃、王荣良、林铭、马志强、于晓雅等五位教授莅临深圳市麓城外国语小学进行实地验收。会议由中央电教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东省电教馆副馆长许力、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龙岗区教育局局长丁左发等领导,以及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陪伴式指导专家徐福荫教授、吴鹏泽教授等嘉宾。
中央电教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提出,该项目的推进机制带有鲜明的“共同体”味道,在这一框架下,成员校平等分工、合作,有任务、目标,在这一平台上各展其长、美美与共。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进行了致辞。赵立指出,“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教育探索。该项目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作为跨学科学习实践共同体在当下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为推进深圳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实践样态。”
以信息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
形成校际联动,实现协同创新
项目总牵头校深圳市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做了项目验收汇报,该项目旨在充分借助粤港澳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打通广东与港澳、粤港澳与跨省市的教育联系,组建大湾区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面向大湾区现实世界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及多元文化交融、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真实情境,以信息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开展大湾区STEAM教育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该项目采取以信息技术赋能大湾区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四跨四共”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即,每所学校通过“跨区域、跨学校、跨年级、跨学科”的STEAM教育体系建构,教师、学生、学校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共师、共生、共享、共发展”。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共同体还特别设立专家智库,开展专家课堂,譬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徐福荫教授、吴鹏泽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的赵建华教授等示范引领成长;建立校长轮值制度,不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每月一期成员校分享活动促进校际交流合作……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校长欧阳琪欣喜于学生们的变化。“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变了,小脸红了、小眼睛亮了、小手动起来了,甚至不愿意下课,一直追问老师下次课学什么……”
“这是"超声波自动消毒安全屋",只要我们把手放到超声波跟前,它就会感应按压并且喷出消毒液,非常便捷,而且还避免了接触,给人带来如家人般的温暖呵护。”在《AI疫情 学英雄——校园智能消毒机械人制作》主题中,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麓城外国语小学等校进行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探索。香港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也是该主题参与校之一,校长袁国明表示,他看到了“让学生跳出书本连接生活,把知识综合应用,解决生活问题”的STEAM教学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该项目已经走出大湾区,辐射的最远端到达了西藏地区。一年来,共同体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同体教师获得各级各类比赛的国家级奖项34项、省级59项、市级93项,课题立项国家级2项、省级21项、市级41项,发表论文92篇;共同体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146人、省级381人、市级421人;共同体各成员校都实现了快速发展,获国家级荣誉称号8项、省级36项、市级30项。
为大湾区教育注入新活力
专家陪伴指导,成果辐射共享
为何“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从32所到41所,不断吸引众多成员校的青睐?
在专家指导机制、成员联动机制、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校企融合机制、大湾区多元文化交融机制、共同体激励机制、成果辐射机制等“六大机制”的作用下,不但促进了学生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而且还推动了共同体各个学科教师变革课堂,助力STEAM教育与本学科的融合创新。
澳门濠江中学梁锦华老师在参与共同体后感言,参与这次“四跨四共”的项目,第一次能与大湾区这么多老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与校内各科老师协作完成跨学科学习项目,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次备课会,各校老师都会分享自己的课程教案、教学素材、教学方法、课堂情况,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获益匪浅,实现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以一个教育项目为切入口的创新实践,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与新经验。与会验收专家表示,广泛开展的协作实践共同体提炼出了一种教学模式和共同体成员合作机制,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案例,有效地支持了共同体成员校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专家组提出,“四跨四共”以及在每一个阶段,专家全程陪伴式指导,这为进一步启动更大范围内的共同体协同创新提供了经验和有益探索。
广西师范大学林铭教授赞许,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实践成果突出。江南大学马志强教授则表示,共同体项目的核心在于课程发展,课程生命力则在于教师,共同体项目不仅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融发展,更能够以文化为触手,生发出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共享成果。华东师范大学王荣良教授这样点评,“校长联席会议、专家陪伴式指导等去行政化的推进措施,体现了共同体成员校的强烈共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融为一体,技术赋能得以精准融入学习。”
广东省电教馆副馆长许力在验收会上发言,她表示,该项目搭建了共同体“三大品牌”网络学习社区,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跨界交流、碰撞与协作,提升了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大湾区教育者对教育革新的孜孜以求,也与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做同一件事,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从跨学科发展的角度构筑教育的系统工程……“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是大湾区STEAM教育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麓城“质量立校”与“科研兴校”第二个五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更成为推动麓城迈上历史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共同体学校有一个共识:这绝不是一个句号。事实证明,共同体项目必将对大湾区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大湾区信息化教学具有重大意义,而那个不太遥远的未来,就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俊)近日,以“科技引领启慧赋能未来之光”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