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林劲松漫谈客家文化 滨海客家精神在于开放包容
“逢山必住客,无客不住山”,但在南海之滨的广东东江流域,却居住着许多客家原住民。被学界称为“滨海客家”的这些群体,源自闽赣粤“客家金三角”,但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性格特征等,却又与传统的“山里客家”有着明显的差异。3月27日,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客家文化研究学者林劲松做客宝安文化茶座,与听众分享了客家民系迁徙历史。他认为,清代惠州府所领各县,是传统滨海客家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40多年,滨海客家群体的数量增长了好几倍,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滨海客家,包括但不限于今天的深圳、惠州全境,河源、东莞、汕尾、广州增城、粤西沿海,以及港澳台的局部地区。林劲松还尝试提炼出滨海客家人文精神:开放包容、务实低调、家国情怀、有情有义。
“客家金三角”:汀州、赣州、梅州
客家民系(族群),俗称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汉族民系。民系概念由客家学研究先驱罗香林先生于1930年代率先提出。客家人与广府人、潮汕人,构成广东三大民系。
讲座中,林劲松首先介绍了“客家金三角”——福建汀州、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的历史渊源。
福建汀州府是客家祖地,今已析为龙岩、三明两个地级市,是中原移民南下闽赣边界时落脚的第一站。直至今天,粤北客家人在表述老年人寿终正寝时,往往隐晦而达观地以“转福建了”来指代。这一指代成为粤北客家是福建迁徙而来的佐证。林劲松分析说,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由于地处闽江、赣江的分水岭,成为客家先民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其在先民中的精神家园地位,以及承载着的文化符号和藉此形成的集体记忆,犹如广府人心目中的韶关南雄珠玑巷。
客家摇篮赣州,号称“千里赣江第一城”,方圆2万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是客家民系茁壮成长的“温馨摇篮”,也是滨海客家的母亲河——东江的源头。民间熟语谓之“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到博罗”。
梅州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客都”,大体与客家文化于斯得以大发展、大繁荣息息相关。林劲松的家乡梅州兴宁市(县级,古称齐昌府)是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在民间还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赏灯”习俗。
三省接壤、偏僻闭塞的汀州、赣州、梅州,因为都属原中央苏区而被称为“红三角”。
客家第四州:惠州
历史上,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清朝。统计数字显示,明末全国人口仅为6000多万,1亿、2亿、3亿乃至4亿大关都是在清朝所突破。快速繁衍甚至是迅猛膨胀的人口,使得清朝中期以来,形成了至少四次大移民浪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客家下南洋和湖广填四川。
值此,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大批先民们,尚未充分休养生息,就从“客家金三角”再次启航,沿着东江迁徙,寻觅更适合生存的家园,由此开发并繁荣了惠州府,从而奠定了其“客家第四州”的地位。
先民们进而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南洋)等地谋生,而后开枝散叶到达欧美(西洋)、澳洲和日本(东洋)等地。惠州籍华侨枝繁叶茂,遍布各大洲,“客家侨都”的美名不胫而走。林劲松现场声情并茂地清唱了一首男女对唱山歌《送郎过番》:……阿哥出门去过番,妹子送到晒谷滩。双手牵紧郎衫角,问哥几时转唐山?唱罢,他说,这首反映客家下南洋历史背景的情歌,闪烁着朴实的人性光芒,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完全可与大名鼎鼎的《走西口》民歌相媲美。
滨海客家精神
林劲松认为,不同族群的和睦相处并非易事。清朝咸丰及同治年间,粤中、粤西发生的“土客大械斗”就是族群融合失败的反面案例。这一历史罕见的械斗前后持续13年,参与械斗的广府人、客家人的死伤人数竟超过淮海战争。
始设于明朝的惠州府,西北与省城广州府交界,东边是潮汕族群中素以民风彪悍著称的海陆丰人。林劲松说:“夹在这两个强势邻居之间的滨海客家,坚持取长补短、开放包容的处事原则,成为广东三大族群融合最成功的地区。”
在惠州府,客家人成为事实上的主人;广府人在语言上、人缘上与省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客家人大有合作空间;“靠海吃海”的潮汕人,掌握打鱼、煮盐、腌制食品的技术,并且善于经商,有高强的谋生本领。三大族群能在这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离不开互相包容,因此林劲松将“开放包容”列为滨海客家精神之首。他说,滨海客家从山区迁徙到沿海,从农耕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型,“不管是在族群内还是在不同族群之间,如果缺乏包容,可能连生存都成大问题”。
改革开放后,“来了就是深圳人”,数以千万计的深圳人“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成为了滨海客家最集中的居住地。除了开放包容,林劲松所提炼的滨海客家精神中的务实低调,与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相吻合;家国情怀、有情有义,则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粤港澳大湾区是宜居的世界级城市群,必定也是爱国、诚信、友善、有情有义的城市群。”林劲松说。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文 宋璐/图
■互动
问:我和太太是广府人,女儿尚能讲粤语,女婿是客家人,但两个孙辈却两种方言都不愿意学,我对方言行将消逝感到很担忧。
林劲松:方言与血缘、地缘,构成了民系的三大基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滨海客家的后生,如今却不愿意讲或不会讲方言,的确是一件令老一辈遗憾的事。但城市化进程总在推动着方言环境的不断疏远,使得方言的继承,犹如时代潮流一样,更宜顺之,我们还是要回到滨海客家精神中的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和看待这一憾事。
问:十八年来,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原动力是什么?
林劲松:我是一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客家人。家乡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坚定了我“小窗静坐读春秋”的决心和勇气。我长期关注深圳古代历史和人文,作为“山里客家”,很早就感受到了与滨海客家的差异性,深感借鉴不同民系乃至不同民族长处优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早在供职于《宝安日报》期间的2003年11月,我就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为创会会员,从此开始做民俗文化研究。近年来涉足广东民系的比较研究课题,并尝试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新闻推荐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散寒止血,温中益气推荐理由:宫寒不调、宫冷不孕的妇女、脾胃虚寒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