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幼儿春季多发病 防治护理有妙招 指导专家

老人报 2021-03-30 17:21

徐嘉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治中医师

记者张斯琪通讯员金小洣

春季草长莺飞,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随风飘扬的花粉尘螨,均为潜在致病原,可谓防不胜防。加上新学期开学后,幼童多聚集于较为狭小的安全空间里,互相玩闹,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再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季肝木生发,肝气升发太过则容易损伤脾胃,小孩开始表现为活泼喜动、烦躁难眠,继而出现精神难以集中、不思饮食,前者属于肝旺,后者属于春困,两者交替出现,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容易感染疾病。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和高发病呢?下面,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治中医师徐嘉辉为家长捋一捋幼儿常见病的病理和治疗思路。

急性胃肠炎

症状与体征

急性胃肠炎的典型表现是呕吐与腹泻。由于小儿胃肠道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差,稍有不适即可发病,加之春季气候多湿,温度变化较大,容易损伤脾胃,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外部环境适合细菌、病毒繁殖,加之小儿活泼喜动,容易接触不洁物品,病从口入,以致发生感染性胃肠炎。其中,诺如病毒是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传染性较强,可引起上吐下泻,各个年龄段患者均可容易感染。

呕吐与腹泻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专家指出,轻症患者预后良好,经过补液等对症治疗后,较为容易康复。

感染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是大多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徐嘉辉表示,幼儿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治疗办法:营养支持与液体疗法是治疗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手段。服用口服补液盐(ORS)能帮助患者纠正脱水,改善水-电解质紊乱。轻症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可适当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或予中医药治疗。若出现口唇发绀、脸色苍白等脱水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居家护理: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幼儿急疹

症状与体征

又称婴儿玫瑰疹,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幼儿急疹主要以起病急、高热持续时间长,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为典型表现。

感染早期较少症状,容易忽略,及至1~2周明显发病,常见突发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3~5日,热退12~24小时后出现丘疹。

感染途径:幼儿急疹的感染途径是飞沫和接触传播,病原体多以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为主,少部分则是HHV-7等。该类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多,比如小朋友玩闹时、大人亲吻或喂食过程中都有潜在风险,较难防备。另外,健康带毒者是HHV-6主要的传染源。由于健康成人机体免疫力良好,原发感染后无明显症状,经由飞沫和接触传染至年幼儿,从而导致幼儿发病。因此,父母也需要注意卫生,要尽量避免和宝宝亲吻、咀嚼后喂食等过分行为。

治疗方法:幼儿急疹的治疗以对症为主,尤其需要注意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常用物理降温及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辅助退热。同时,中药外洗治疗亦能兼顾物理降温与清热解毒的作用,在疏风退热方面有较好疗效。

秘诀:中药外洗方,荆芥穗10克、甘草5克、蝉蜕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藿香10克、羌活10克、川芎5克、茯苓10克、金银花10克、菊花5克、苍术10克,煎水600毫升后加入10~15倍温水外洗,可疏风解毒,化湿止痒,适合无蚕豆病患儿。

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与体征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季为发病高峰,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其次,大多数患者均可伴随发热表现,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睾丸疼痛的症状,需要及时鉴别。流行性腮腺炎多数1周左右可痊愈,预后良好。

感染途径:徐嘉辉指出,腮腺炎多为飞沫经呼吸道进行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感染者污染的物表进行接触传播。

治疗方法:流行性腮腺炎是丙类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痊愈。约需8~14天左右,期间应居家隔离,避免外出及交叉感染。及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症状痊愈方可解除隔离。

西医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予布洛芬退热止痛。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良好效果,普济消毒饮为治该病之传世良方,其次还可予“中成药青黛散”调醋外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再者,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故应慎重对待,尤其是侵犯耳神经可致耳聋及听力减退,宜积极治疗。该病的主要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麻腮风疫苗)。

秘诀:若无中成药青黛散,亦可以青黛6克、石膏12克、滑石12克、黄柏6克研末,加入醋适量调和均匀冷敷于患部即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疱疹性咽峡炎

症状与体征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常为急剧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发热可以持续2~6天。有些宝宝会因为高热导致惊厥,也有部分宝宝只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少数宝宝合并细菌感染,发热会经常反复。咽部充血明显,病程初期可见上腭鲜红色小红点,很快舌咽弓、软腭、扁桃体、硬腭出现灰白色小疱疹。

感染途径: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用药: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

对症治疗方面,体温38.5℃以上者,应先给予物理降温,如果体温不降,有可能发生高热惊厥时,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降温。

居家护理:应注意发热患儿衣被不宜过厚,保证散热。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看护儿童的人员应多注意卫生,在接触儿童前,帮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

新闻推荐

指导专家莫名心痛,竟是带状疱疹找上门

单孔荣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记者张洵通讯员余子媛岳叔最近总感觉左胸口莫名刺痛,于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