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不虚美 不隐恶

新快报 2021-02-07 00:42

■《当代书法评鉴》 王世国著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联合出品

——王世国先生《当代书法评鉴》读后

■吴又华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人们总是爱听赞美的话,这是人性的弱点。所以,那些时常充盈报刊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的所谓评论文章,洋洋洒洒,千言万语,其实都属于“永远正确的废话”。现在,终于看到像王世国先生这样的书法评论家,有胆识,有勇气,且也有真知灼见,敢于针砭时弊,直指书坛丑恶现象,以及对书法名家及其作品的大胆剖析。《当代书法评鉴》就像是蓝天中飘来一朵白云。

本书对书法的评鉴具体而深刻,上至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下到刘洪彪、石开、沃兴华、曾翔等,作者直指这些名家书作本体,还配有作品图片,然后以其艺术表现的优劣事实为依据,从书史的深度和美学的高度,评头论足,解剖分析,“坏处说坏,好处说好”(鲁迅)。这让读者看得透彻、清楚、明白,大呼过瘾!作者这种“直指本心”式的书法品鉴与批评,在当今书坛难能可贵。只有这样“不虚美,不隐恶”,才能有益于书家和读者。

我认为,这本著作的突出特点和价值有四:

一是在评论对象上,虽然是当代,但是又以史为鉴,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史学的积累和功力。本书在评论书家时,就是把他们放在书史的坐标中去衡量优劣得失。如分析沙孟海书法的笔法墨法,就论述他突破帖派清新俊逸的行书传统,把行书艺术的笔墨趣味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并且比较分析他的浓墨与王铎的“涨墨”、林散之的蘸水的不同妙处。这就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沙孟海的书法特色。不仅如此,作者在批评当代书坛时弊和丑陋现象、阐述深奥的书道问题时,也是常将书史上书家史实和书法掌故,信手掂来,使令人困惑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

二是在书法品鉴中,本书能够深入阐述作者的书法艺术主张和价值取向,将其多年对书法的研究心得和自己创作的实践经验,和盘托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书道心语”一章中,作者指出:“20世纪以来,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视觉文化",逐步取代了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印刷文化",成为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从而开启了一个"读图时代"。”当代书家必须直面从“读文”到“读图”的时代变迁,不能再作没有思想的“抄书匠”。这种观点可谓振聋发聩。作者是一位精于狂草的书法家,所以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对草书的见解都写在书中,对读者学习和认识草书大有裨益。

三是本书不作隔靴搔痒之说,评论中能够直截了当地批评书法名家创作中的不足之处,毫不遮掩,可谓“不虚美,不隐恶”,显示出评论家的胆识和勇气。例如,既肯定沈鹏草书虬屈拗折的美感,又批评其“结字造型少奇姿、点画线条少意味,不够耐看”“最终未能达到大师级至美境界”,既赞扬胡抗美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又指出他“越是想通过错杂不齐的形式,构建出一种自然状态,结果反倒因为人为设计过多,越发显得造作、不够自然”,如此等等,本书评论许多名家都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四是本书内容丰富,行文直白流畅。全书以论文汇集的方式呈现,由“书法品鉴”“书法辣评”“书家评论”“书道心语”“媒体访谈”五个章节组成。通读之后,觉得全书由始至终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没有时下一些评论文章故作高深,让人雾里看花的毛病。但是,并没有因为作者平铺直叙的评说,加上颇为火辣的点评而显得过火。同样,文中所论的人与事,行文措辞给人的感觉是,不会因为这些“麻辣”成分的存在而有哗众取宠之嫌。由此,足见作者对于书法批评分寸的拿捏相当娴熟到位。

行文至此,我还想说一句:《当代书法评鉴》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读者不但可以从中解读到当代名家书法创作的奥妙,汲取经验,也可窥见他们每一件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

新闻推荐

广东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096亿人 去年全省药品集团采购降价130亿

南方日报讯(记者/余嘉敏通讯员/粤医保)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会议系统总结2020年全省医保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