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 截至去年9月广东省已发现矿产资源151种 广东矿产“家底” 到底有多厚实?
日前,在南海之滨,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惠州26-6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5000万立方米油当量。
从深海到高山,矿产资源被称为“工农业的血液和粮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已经深深嵌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每生产一台手机,就需要用到七十余种金属。
经济大省广东有着“中国硫都”“稀土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截至2020年9月,广东已发现了151种(包括亚种)矿产资源,矿产种类较齐全,良好的矿产资源禀赋为经济腾飞提供了“沃土”。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
孕育丰富矿产
“广东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和外动力作用共同塑造并形成了许多典型的地貌景观和重要的地质遗迹,与此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省地质调查院专家说。
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
根据省地质调查院的研究,矿床成因复杂多样,是地层、岩浆岩、变质岩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沉积矿床与地层关系最为密切。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地球表层形成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就像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岩石做成的“被子”。“在沉积矿床的形成中,地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成矿过程中,某个地方的成矿元素或矿物高度密集,直接形成矿层,地质学上称为成矿建造;二是成矿元素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可作为成矿的矿源层;此外,还可以作为赋矿底层,为矿床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上述专家介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铁、锰、磷、石膏等矿产就都主要来自沉积矿床。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广东境内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多次火山喷发活动也参与推动了矿产的形成。比如,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岩浆侵入活动,就是广东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期。
据统计,全省有各类矿床(点)近三千个,涵盖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大类,近年来还新发现了包括乐昌禾尚田钨多金属矿床、云浮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床等在内的大型矿床。
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
粤北五市
在地区分布上,广东矿业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粤北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该地区铅、锌、钨、锡等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粤北五市之所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这五座城市地处南岭成矿带中心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南岭成矿带跨越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四省(区),钨、锡、铅锌、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
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经常被“忽略”的矿产——比如,温泉就也是矿产资源的一种。
“地热流体作为载热介质,在长期运移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地壳内部的热能,还携带了一些特有的物质组分,最后形成了集热、矿、水于一体的宝贵矿产资源。”省地质调查院专家介绍,广东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仅次于云南和台湾,与福建省并列全国第三位。
根据2011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温泉行业标准《温泉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温泉指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且水温高于或等于25摄氏度,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因此业界常常以温泉水中对人体有益矿物的含量是否达标,作为评价温泉真假的真正标准。
除了温泉,遍布全省21个地市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有矿山1342个,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17名。其中,大中型矿山有352个,占比26%,在全国居第13位。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广东矿山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从业人数超4万人。
珠江口盆地油气产量
逐年攀升
惠州26-6油气田是我国首次在南海东部海域古潜山新领域获得勘探重大突破,一举打破了南海东部海域在潜山领域40余年无商业发现的历史,展示出该领域巨大的勘探前景。
当前,南海东部油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生产基地,连续25年实现油气产量超1000万立方米,连续6年产量超1500万立方米。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自然资源最丰富的海区,油气资源尤为丰富,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战略地位极为显著。
珠江口盆地作为南海大陆架最大的沉积盆地,总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是南海油气勘探重要的目标区域。1979年8月,“珠五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流,有力地证实了珠江口盆地为大型含油气盆地。
自1990年首个油田惠州21-1油田投产以来,珠江口盆地所在的南海东部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74亿吨、天然气428亿立方米,是我国海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十三五”期间,负责勘探开发的中国海油在珠江口盆地不断加大勘探工作投入,在中浅层、古近系、古潜山、岩性领域以及深水区展开多层系立体勘探,获得惠州26-6等11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油气产量逐年攀升,其中天然气产量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30亿立方米跃升到64亿立方米,天然气外输量占广东省天然气消费总量近三分之一。
还有一批待开发矿产
潜力巨大
找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地质人的不懈投入。记者从省地质调查院了解到,从2017年起,省自然资源厅与省地质局开展了“中国矿产地质志·广东卷”研编工作,项目成果矿产志书、普及本及广东省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将于今年出版。
“成矿规律图对省内矿床分布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可以为未来找矿提供方向指引。”广东省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全省矿产全貌进行归纳和总结。矿产志志书系统搜集、整理了省内已发现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等151(亚)种、近3000处矿产地的勘查和科研成果资料,首次实现了广东省矿种和矿产地全覆盖,反映了广东省矿产资源全貌,这将为未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通过对全省矿产重要成矿规律进行总结提升,也为未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还拥有一批具有巨大潜力的待开发矿产。比如,可燃冰就在南海海域广泛分布,神狐、东沙两个千亿方级可燃冰矿分别于2017年、2020年完成了探索性试采和试验性试采。随着可燃冰开采的商业化,广东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记者留意到,更加绿色、环保已成为广东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曾经因开采而裸露的矿山纷纷披上了“绿装”。
2017年,广东制定印发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250个绿色矿山的总目标;设立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全面推动绿色矿山创建。
根据公开数据,到2019年底,广东已建成287个绿色矿山,提前一年完成目标。其中,“广东韶关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项目于近期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准建设。广东还计划自2021年起,用3—5年时间推动全省持证在采矿山企业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黄叙浩刘倩实习生黄锡胜
策划统筹:张志超
新闻推荐
瓜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零食。与人聊天时、闲暇无聊时、走亲访友时……总少不了瓜子的身影。那么,身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