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必须打破行政边界
近日,来自政府部门、学界和企业的嘉宾齐集《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发布云研讨会,共论双循环背景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迎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嘉宾们一致认为报告客观、透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设计合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还给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接下来有序地引导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好支撑。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为全球所瞩目。然而,新时期广东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创新的辉煌,也不能忽视一些短板的存在。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就是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是广东确定的“十四五”时期重要任务。2019年7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对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意见。其中,“一核”即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一带”即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协调发展指数报告应运而生。
2020年的报告为何赢得了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报告紧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命题,针对性强;二是指标体系创新地将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作为两个不同的评价区域类型,分领域进行量化盘点,设计科学而合理;三是坚持用数据说话,客观反映了“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进程。
细读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广东致力于解决不平衡不协调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正在取得成效。一方面,全省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减缓,另一方面,“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型,表现在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在加速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而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也在日益凸显。
报告也没有回避问题。不论是发掘内生发展动力,还是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不同区域的差距仍然存在。如是种种都在提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前景如何,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首要者当在于坚定协调发展的信心,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因为哪怕是欠发达地区,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乃至优势,只有立足于这些特点和优势,在借助外力帮助的同时深挖潜力,才能实现跨越和赶超。在北部生态发展区协调发展指数中,以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著称的清远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而作为“南方油城”的茂名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绿色发展”指数中也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
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责任重大,但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协作协同和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又必须有全省一盘棋的观念。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参加讨论时表示,协调发展一定要有“圈”和“链”思维。“圈”即建设都市圈,“链”即打造全产业链。
“圈”和“链”思维要求打破行政边界,而众所周知,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战略,正是广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一些地方建设都市圈的经验表明,如果墨守行政边界,以此来判断交通规划、产业融合等重大事项的利弊得失,往往会因小失大,错过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快车。
双循环格局中,广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发展指数报告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广州1月22日电记者从武警广东总队了解到,不久前,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在有关部门配合下,破获一起利用无人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