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部《湛若水全集》出版,他与王阳明并肩为明代文化星空中的双子座将湛若水打造成广东文化新名片
黄明同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磊
12月,《湛若水全集》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湛若水(1466-1560年)是广东增城甘泉都(今新塘)沙贝村人,世称“甘泉先生”,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此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湛若水全集》,是湛若水著作以全集的形式首次编校出版。该全集的出版让尘封了400多年的著作与读者见面,填补了有关湛若水文献出版的空白,也是岭南文化研究的一大成果,将推动对明代思想史、广东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湛若水全集》由黄明同任主编,陈永正、黄国声、程潮、刘兴邦、戢斗勇任副主编,参与点校的还有邢益海、刘路生、汪廷奎、张永义、宁新昌、郭海鹰等。该项目自2012年启动,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15年10月完成整理点校工作,并于今年正式出版。
全集为史上首次出版
湛若水,初名露,字民泽,因避祖讳改名雨,后定名若水,字元明。他是大儒陈献章的弟子,一生仕学两优,官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且寿长九十有五,构建了富于岭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学体系,与王阳明心学比肩而立,著述丰富,为明代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代及当代虽出版过一些湛若水的文集,却从来没有出过全集。”该书主编黄明同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湛若水全集》力图从全集出发,极力搜集他的所有资料,以求达到“全”的目的,以见湛若水著作的全貌,“这次是历史上第一次编校出版《湛若水全集》,不仅版本较齐,且份量也大。”
《湛若水全集》分论著、文集与诗集三大部分共22册,达550万字。《湛若水全集》将湛若水一生的专著、文章、讲稿、奏折、诗词、书信等,按“四部”分类法,以经、史、子、集排序。收集的版本比较齐全,并征得佚文数十篇,增补了数量可观的诗词曲赋。点校选用了较为适宜的版本作为底本和校本,对异、讹、脱、衍、倒之处皆改正并出校,异体和俗体字皆改为正体字,以便读者阅读和辨用。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暨《王阳明全集》主编吴光指出,该全集是一部堪称填补空白的资料书:“必将有利于对明代思想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黄明同强调,湛若水不仅仅是故纸堆里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明代心学是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这也是湛若水思想最为光辉的地方,他们倡导主体精神的觉醒,强调平等自由,这也是宋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之后产生的社会新思潮。”
古籍整理要有奉献精神
为何《湛若水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而非广东相关出版社出版?
对此,黄明同表示,国内古籍的出版有两家比较权威的出版社,一个是中华书局,一个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两家出版社有专业的团队来运作,编辑的专业度也更高:“好的出版社也可以保证书籍的质量和信任度。目前广东还没有专门的古籍出版社,这方面的力量还有待加强。”
《湛若水全集》的责编黎大伟表示,明清以来,广东每每领风气之先,名贤辈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社向来重视广东文献的整理出版,曾经出版过陈献章、屈大均、陈澧、康有为、梁启超等岭南大家的全集或文集,近年来还有‘岭南思想家文献丛书’等,已由点成面,蔚成规模。以该套全集的出版为契机,我们期待与广东的学术机构和学者们开展更多、更好的合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扬光大尽一份力。”
谈及广东对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学术思想著作的整理出版,学者周松芳认为,相对于广东的经济实力而言,广东对古籍文献的投入还有待加强:“文化有三个层面,文献、研究、普及,没有文献基础怎么谈文化,这个理念应该深入人心,要重视文献。”
周松芳说,岭南具有全国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如元末明初开启岭南文学新时代的“岭南五先生”,以自得之旨导夫阳明心学先路的陈白沙,明中叶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及乃师黄佐、黎美周,明末清初的“岭南三大家”,清中叶对浙西秀水诗派和浙东大诗人姚燮等深有影响的黎简,以及《清史稿》誉为“粤诗惟湘为巨”的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等。他表示:“他们的著作大多沉湮没于故纸埃尘之中。如此辜负前贤,颇不应该。”
如吴光所说,古籍整理,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有一种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奉献精神。“整理《湛若水全集》是一项前人未曾完成的浩大工程,其间繁难程度,局外人难以想见。”作为《湛若水全集》主编的黄明同,也深切地感受到古籍文献整理的不易,要推动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学术思想的研究、整理、出版工作,不是某个出版社或某个人的事业,“需要三股力量,政府的支持、专家的参与、企业家的支持,三方力量都很重要。”
树立广东的文化自信
——《湛若水全集》主编黄明同专访
尘封400多年的著作得以面世
羊城晚报:出版《湛若水全集》的初衷是什么?可以讲一下全集整理出版的过程么?
黄明同:鉴于阳明心学曾影响日本的明治维新,近年又风靡海内外,浙江首先校勘、出版了《王阳明全集》,继而整理出版阳明后学的著作。广东学界在外地学者的关心与敦促下,开始策划校勘与编辑湛若水文集。2012年初,我提交了整理湛若水著作的报告与课题方案。2012年5月,整理湛若水的传世文献被列为广州市社科研究重点委托课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课题组。点校队伍精干得力,参与点校与编辑工作的专家,大多是中国哲学、历史、古籍研究与整理等专业的资深教授和学术中坚。
羊城晚报:《湛若水全集》自2012年提交方案到今天出版,历时8年,为什么出版周期会这么长?中间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黄明同:其实我们在2015年就完成了整理点校工作,但前期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差不多有十几年。这里面最大的困难是相关资料的搜集,一方面湛若水的学术著作曾被烧毁了一部分,大陆找不到了,当时我在台湾找到了一些资料,先后从台湾复印资料30公斤,背回大陆,在大陆复印资料60余公斤;另一方面,湛若水的学术著作体量非常大,种类繁多,但是数百万字的著作大部分没得到整理出版,后人对其学术思想与历史贡献,知之甚少。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湛若水在广东岭南文化乃至全国的思想界、学术界有什么样的地位?
黄明同:湛若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献章的衣钵传人。一生从政、办学、著述、探究学问,构建了富于岭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学体系。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完善与发展白沙心学中进行的理论创新:以“随处体认天理”,完善与发展“静养端倪”;在宇宙观上,湛若水提出“体用一原”,反对宋学的“支离”观;构建系统的“合一论”,推进辩证思维观。
甘泉心学的创立,使白沙心学完善化、系统化与精微化,白沙心学经湛若水影响至王守仁。由于王同时受到陆九渊心学的影响,与湛产生分歧,因此,明代心学由陈献章拉开帷幕,经湛若水与王守仁发展后便成两系:一是陈湛心学,一是阳明心学。甘泉学与阳明学同为博大的心学体系,可谓明代文化星空中的双子座。
总体上说,明代心学体现宋明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对人性平等、思想解放,以及自由与开放的社会诉求,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人性平等、主体精神觉醒、思想解放的社会诉求,称得上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甘泉学高度凝结着明代心学的时代精华,思想更为超前,故不为传统社会所接受,在其晚年书院曾两次被禁封,其数百万字的著作大部分没得到整理出版,后人对其学术思想与历史贡献,知之甚少。《湛若水全集》的校勘、编辑、出版,使被尘封了400多年的著作得以同读者见面,实是填补明代思想史资料的一个空白。
整理、出版、研究力度须加强
羊城晚报:相对全国其他省份对历史文化名人学术资料整理出版工作而言,您觉得广东做得如何?
黄明同:虽然从2004年到2009年我也参与了《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的出版工作,但是整体来说,广东对历史文化名人学术思想的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工作投入力度是有限的,相关书籍的出版也缺乏专业的团队和编辑力量。
历史文化名人全集的出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首先,相关资料能否收集齐全?搜集湛若水著作各个版本差不多就耗费了十年;其次,有没有一批作者能坐冷板凳?学术书籍整理资料费很低的,一千字十块钱,非常低。《湛若水全集》的整理作者都是广东学者,但是我们整体力量还是比较小,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政府的支持。要想真正做好历史文化名人学术思想研究整理的工作,需要三股力量:政府的支持,专家的参与,企业家的支持,三方力量都很重要。
随着王阳明心学在全国的推广,带动了浙江余姚以及贵州的发展,成为两地最鲜明的文化IP。我去浙江、贵州开会,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文化自信。湛若水的学术思想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可以跟王阳明比肩,但是很多人却根本不知道湛若水,只知道王阳明,将湛若水打造成为广东的文化名片,树立广东的文化自信,是需要各方合力共同完成的。
羊城晚报:您今年已经80岁了,主持如此高难度的古籍整理项目,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心得体会吗?
黄明同:我从1986年开始研究陈献章,在写陈献章评传的过程中发现了湛若水,加上孙中山,这几十年来我就研究了这三个人,一辈子也就吃这碗饭了,我把研究整理他们的学术思想当做一种事业来做。我们这辈人经历过很多,但是学术研究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很平常的初心。如果说有什么心得想跟年轻人分享,那就是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去生活。
新闻推荐
画家们即兴创作。本报记者张伍摄记者张伍通讯员许国卿本报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昨日上午,广东画家团一行十多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