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父子情
张磊
近日,一些地方陆续又出疫情,不由得使我想起春节回老家的时光。
80后的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父亲在我出生那年开始经商。小时候,父亲闲余时经常骑自行车让我坐在前面,拉着我到四周逛逛,给我讲述沿途各个村的名字以及各个地方到我们村应该怎样走、途经哪里。而我,则似懂非懂地“哦”“知道啦”回应着。这就是我最初的游学,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美好。我相信,如果父亲当时有更好的代步工具,一定会带我到更远更大的地方。
年少时,我便在父亲的安排下,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帮父亲打下手,酬劳就是中午能和父亲一起去饭店“大吃一顿”(一碗有肉的面条而已)。父亲幽默风趣,能说会道。而我,在少年叛逆期时是内敛型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总是感觉和父亲“聊不到一起”。于是,在忙碌之余,我们的沟通就成了“一问一答”“不问不答”。对于学习,每次父亲问完我的成绩,总是给我“五十步笑百步”式的安慰,“听说比较难,你六伯家孩子还没你考得好呢。”每次听完,我都是会心一笑。这样的关心与鼓励一直持续到我创业。由于我选择的是新兴行业,父亲对此一无所知,给不了支持,偶尔会发短信给我:家里都好、注意休息等等。那时候,父亲刚学发短信,短短一行字,能想象出父亲付出了多少努力。每次收到,我都感动备至。
初为人父时,我突然更明白了父爱是种什么感觉。在孩子满月的时候(父亲没能来参加满月酒席),我发短信给父亲:爸,感谢您教会我成长,让我学会了承担。父亲随后回复:照顾好家,相信你。寥寥数字,两人仿佛对话良久。
回到老家探亲期间,我承担起力所能及的所有家务:扫地做饭、修葺房屋、美化院子等等。如果有时间,就会教父母玩微信、拍抖音,陪母亲话家常。说到聊天,我和母亲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而同父亲,每次都是简单几句,更多的是行动:每顿饭都是第一碗装好先双手端给父亲,对父亲的各项安排言听计从。母亲也很疑惑:为什么小时候我总是打你,你现在却能和我聊到一起,而你父亲没打过你,你却很怕他?而我的答案,也许就是对如山父爱的敬畏。
返程那天,父亲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为我们送行。窗外飘着小雨,路上,父亲总是欲言又止,到了车站后,先是对孙子各种的亲搂抱捏,然后对我说:“通过这段时间在家的种种表现,你做事让我放心了,以后照顾好家,我相信你。”听完这句话,我眼眶发热,微微一笑回答道:“大,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照顾好自己和我妈。”父亲转身的那一刻,看着他头上的白发,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朱自清《背影》中车站离别的描述,天下的父爱竟如此相似:简明扼要的话语,粗中有细的行为。
回到广东后,给父亲发微信报平安,父亲微信回复:这次你们回来,我们很开心,不要挂念我们了,以后事业为重。父爱依旧如此!此次回乡陪父母共72天,值得!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姚瑶实习生/施文昕)12月11日,首届广东民办教育博览会暨第19届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开幕。现场还特设成果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