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十日 无论生共熟
■ 林伦伦
“立冬过十日,无论生共熟”,指立冬过10天左右,晚稻便熟透可开镰收割。这与“十月十,新米饭,胀平目”说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样意思的还有“立冬起,生稻无生米”,也指立冬过后,稻谷已成熟透了。
“十月十,新米饭,胀平目”,最生动的是“胀平目”,不讲吃,讲“胀”,饭不是吃下去的,而是像往口袋里装东西那样“胀”进去的,很夸张地描写一口气不停大口大口吃饭的形象。“平目”,指到了眼睛这里。饭吃下去是到胃,把胃装满了还停不下,连食道也装满了,差不多就到了眼睛这里啦,极度地夸张!
从方言字书写来看,“胀”不少人写不出来。其音dion3/diên3,往里装东西的意思,如:“撮地豆个伊胀入布袋”(把这些花生装进口袋里)。也引申用以指大口大口无节制地吃,如“胀猪肥,胀狗(疒+省),胀人如纸囝”。“胀”字读dion3/diên3 道理很简单,从“长”得声的字大部分白读可以读-ion/-iên韵母,如“张(姓氏)、账、帐”。其实“长”字本身也有白读-ion/-iên韵母的音,如“家长”(旧时指商铺里的经理,“三言两拍”里多指东家)、“族长”等。
我编写《潮汕方言熟语辞典》的时候,“平”字让我考虑了好长时间才确定下来,因在口语中,它基本上处于语流中,读成bing7,低平调,调值接近阳去声。而“平”字是阳平声。除了“十月十,新米饭,胀平目”之外,还有“花旦平肚脐,小生平胸前,老生平下颏,乌面平目眉,老丑四散来”中的“平”,在语流中也是阳去调,平齐的意思。
有另一个bing7,就不是“平”字了。如“百赊唔如五十现,五十现唔如廿五bing7”“食bing7使现”等,这个 bing7,在词或者词组的最后一个音节,是本调。bing7是现成的、就在眼前的,其本字我至今不明,在《潮汕方言熟语辞典》中我写成“便”,但总认为未必正确。
潮汕地区水稻种植遐迩闻名,全国第一个亩产千斤县、两千斤(一吨)县都在咱们潮汕。成千上万的潮汕老农奔赴广东各地(包括现在的海南省)指导水稻生产。这些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把水稻种植的经验总结成为农谚。例如:
小满稻掼产。小满前后水稻孕穗的意思。这个谚语中的“掼”,潮音读guan6(官6),本来是用手提的意思,如“掼脚花篮”(提着一只花篮),“掼篮饭”(本来是送饭的意思,引申指送礼)等。引申指怀孕,叫“掼阿孥”“掼囝”。“稻掼产”指水稻孕穗,大概是由人及物的引申。另外,“稻”字此处读diu6(丢6)。
小满三,对头担;小满七,胀到(疒+敝)。谓小满后三日发生螟虫害减产一半(对头担);七天后发生虫害,则不影响收成。(疒+敝),潮音big4(必),皮肤或器物裂开。胀到(疒+敝),指吃得肚皮都胀破了,与“胀平目”有异曲同工的夸张形容之妙。
夏至,稻好试。指水稻早造到了夏至就可以开镰收割了。
不少水稻种植的谚语是早、晚造对比来说的,更易让人听明白。如:
早田布谷雨,晚田布处暑。水稻早造在谷雨前后插秧,晚造则应在处暑前后插秧。布,布田,插秧也。谷雨的“雨”,此处文读u2(羽)。前面的节气“雨水”,“雨”字也多读此音。有另外一句谚语叫“早田布立夏,割稻着相骂”,就是说早稻插秧应该在谷雨前,等到立夏才插秧就误了农时,等到立夏收割时就会因收成少而互相埋怨(相骂)。
早田布斜,晚田布正。早稻秧苗宜斜插,晚稻宜直插。这是插秧的诀窍。
早田密,晚田疏。早造插秧宜密集,晚造插秧间隔宜宽疏。密,潮音 bhag8(木)。疏,潮音siu1(梳)。
早田如绣花,晚田如放飞。早稻插秧宜小心慢插,像绣花一样,因为初春季节,乍暖还寒;晚稻则可以马虎一点,所以插得飞快。
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早稻插秧后宜灌深水保温(深水养),晚稻田水只淹过巴掌即行。养,潮音ion2/iên2,蓄养的意思,如“养金鲤、养猪栽”等。
早田雨,晚田露。早稻宜雨,晚造宜露。此处“雨”读白读音hou6(户)。
水稻的早造、晚造,潮汕话也叫“早guê3(过)” “晚guê3(过)”。guê3的本字是“季”。“季”字属于《广韵》的见母(g-声母)至韵字,这个韵母里有少量的字潮音读-uê韵母,如“帅 suê3、寐muê6” 等。“晚”字有些地方不读mung2(门2)而读ung2(稳)。
这些农谚现在不种田的年轻人都不懂了,也许以后也不再有传授种田经验的价值了,但其中保留的潮汕话读音,则还是很有方言语音资料价值的。
新闻推荐
文/钟凌瀚2020年是新华保险“二次腾飞”的开局之年,虽然经受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新华保险仍然逆势而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