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学生习作3一位磨刀老人

羊城地方 2020-10-16 10:42

□汤翌如广东实验中学初三(13)班

那个磨刀的老人又来了。

如往常一样,他扛着一条长长的木板凳。走到院子门口,他娴熟地把板凳放下来,在一端放上一块又黑又厚的磨刀石,旁边挂上一桶浑浊泛白的水。接着,他在板凳的另一端缓缓坐下。

正是烈日当头,四处荫蔽物很少,稍微凉快点儿的地方大约只有隔壁那家小商店的门口,有一丝丝空调的冷气从门缝里偷溜出来,珍贵得像沙漠里的泉。但老人绝不肯去那儿营业,他怕讨人嫌,更怕那地方不够显眼,客人看不到。他大概不爱说话,抑或是热得说不出话,从不见他主动招揽客人。顶着40℃的高温,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院子正门口,好叫所有往来的人都知道:嘿,这有个磨刀的。

阳光刺眼,外婆看着老人佝偻的背景有些于心不忍,让我拿了一把不算锋利的小刀,去寻那磨刀老人。

老人接过刀,仔细瞧了一遍,又单手掂量了一下刀的重量,然后开始磨刀。他把刀身与磨刀石摆成30度的角,一下一下向前推去,又拉回来。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幅度也越来越大。正午的太阳灼热,路上行人极少,几乎没有交谈的声音。我只能听到那连续不断的磨刀声“簌簌”地响。老人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豆粒大的汗珠顺着他黝黑的脸颊落下。他的脸上布满了刀刻似的皱纹。五分钟、十分钟……他一直垂着头干活,汗也顾不上擦。

我看着他瘦骨嶙峋的脊背,想到很多与他同龄的人可能正在含饴弄孙,在舒适环境里享受着天伦之乐。顿时,一种同情与感动的情绪交织着袭上我的心头,惹得我鼻头发酸。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磨完了。他抬起头,用长满厚厚茧子的拇指轻轻刮拭了一下刀锋,以检验它是否足够锋利。我正准备询问价钱,一直不说话的老人突然开口:“这刀不钝,又小。收原价我不好意思,就便宜三块钱,给五块吧。”老人用胳膊拭去满头的汗,被阳光刺得眯了眯眼。那个佝偻着的身影似乎挺直了些许。

他的质朴与诚实让我敬佩,我敬佩这种活得不易却高贵的灵魂。

新闻推荐

广东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开幕 粤疫后首个温泉节,由南方日报社、省温泉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劼蔡华锋)10月15日,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温泉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广东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下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