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时代变迁 “大美‘双区\’ 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受市民热捧
文祯非《前海晨曦》
何克敌《特区的正午》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自10月9日起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大美"双区"——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目光,他们纷纷前来参观。此次展览以大美“双区”为主题,分为“逐梦先行”“扬帆奋进”“多彩画卷”三大板块,共展出198件作品。这些全景描绘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壮丽画卷,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精品佳作的一次集锦。
大型创作 气势磅礴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广东美术也得风气之先,走变革之路,领时代之新。展览重点展出了广东画家近年来的大型创作。这些巨幅画作以“当随时代的笔墨”描绘了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新图景。
国画巨制《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长16米、高3米,特邀粤港澳大湾区、深珠汕厦经济特区国画名家与广东画院全体国画家共同参与创作,以独特艺术风貌展现经济特区40年建设成就。
另一幅广东画家主题创作的巨幅山水,由李劲堃带领林杨杰、莫菲、黄涛共同创作的《盛世珠江》,用传统国画表现现代城市面貌,展现珠江流域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
这些巨幅作品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让观众纷纷驻足观看。60岁的市民周先生特地一大早就从宝安过来观看此次展览。他觉得这些巨制作品非常“有气势,有气魄”,“看完之后很震撼,既有格局,又有细节,值得一看再看。从中也可以看到美术工作者贴近生活,观察时代的审美追求。”
让观众陈女士特别感动的是,她看到了今年疫情期间的“爆款”长卷漫画《中国抗疫图鉴》。记者看到,这件作品独占一个展厅,以投影方式流动播放战疫期间一幕幕震撼和感人的瞬间。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一共看了两遍,这件作品以情动人,形式新颖,非常有艺术感染力,刻画了中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坚强决心和强有力的行动,让每一位看到的观众都非常感动。”
深圳题材 引发共鸣
艺术家用画笔来记录特区飞速发展的历史,表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此次展览中比比皆是。漫步展厅,丹青妙笔绘制的一幅幅艺术与表现力兼备的作品映入眼帘,让人回味无穷。
90后的小张仔细看完了展览,她觉得此次展览的作品可谓精心挑选。“我看到这些作品既有宏观的大格局巨制,题材高远的作品;也不乏主角是普通劳动者和小人物;也有对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细节和城市面貌的作品,总之,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此次展览中,深圳元素得以突出呈现。在《南国的风》这件作品中,深圳在长卷中得到重点展现,如“南方明珠”盐田港,炸响改革开放“第一爆”的蛇口工业区,华为、腾讯等代表性企业建筑大楼,以及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城市雕塑《开荒牛》等文化艺术地标及景点。
以艺术展现深圳这片热土的建设成果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市民刘女士看到画面中的一些场景颇有感触,来深圳三十多年的她在这里结婚生子、工作生活,也在很多著名地标前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这些场景让我回忆起过去。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深圳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为深圳骄傲。”刘女士如是说。
南海之滨,虎崖山下,开山炮硝烟腾起,一个崭新的外向型工业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宣告诞生。油画《第一爆——献给深圳改革初期的建设者们》的画面定格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件作品是画家陈树东于2010年创作的,作品反映的是蛇口工业区在1979年破土动工的场景,蛇口第一爆是当时的重要事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看到这幅油画,再对照如今蛇口的发展,内心激动万分”,家住蛇口的市民许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件作品情感强烈,艺术手法独到,也让我们从历史变迁中感受到深圳所取得的成就。”
《辉煌》《开荒牛》《时间就是金钱》《春天的细雨》《南下——基建工程兵奔赴深圳特区》《腾飞吧,特区》《前海晨曦》《潮——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发行》《东方巨港——璀璨盐田》《鹏城盛景》等等作品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也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合影留念,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31日,市民可前往观看,从这些精彩的艺术作品中感受时代巨变与人文关怀。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章程通讯员陈虹伶)《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