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坚守岗位对来自重点国家及地区的旅客开展排查和采样这群医护守卫祖国“南大门”
医护人员守卫着祖国“南大门”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周颖怡黄怡辛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依旧存在的情况下,我们迎来了国庆节和中秋节。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效,从3月10日至今,整整7个月时间,由各大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防疫支援队伍,在白云机场进行着持久战。节日期间,他们仍坚守在岗位上,对来自重点国家及地区的旅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采样等工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在机场海关打“持久战”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秋国庆喜相逢,举国欢腾,阖家团圆。
国人在欢度双节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依旧坚守在机场海关一线,打着一场抗疫“持久战”。支援机场海关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护士张倩云对记者说:“3月10日,首批八支医疗队支援白云机场海关,省二医由负压病房10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是其中一支。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医院先后派出了上百名医护人员到机场抗疫。目前,来自全省各个医疗机构的240余名医护人员坚守在祖国南大门,其中有60名来自省二医。”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白云机场支援的防疫小组被分配到白云国际机场T1和T2航站楼,主要负责对来自重点国家及地区的旅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采样,还参与证件复印、审核、开具放行条等工作。
截至10月6日,防疫支援队伍已经在口岸一线,连续奋战了7个月。
梳理出一整套防疫流程
在口岸一线连续奋战了200多天,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防疫支援队伍以工作作风扎实、任劳任怨获得了好评。
“现在每天三班倒,虽然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但是比3月份刚到机场投入抗疫的时候,情况好太多了。”张倩云护士说,“第一天到达机场时,就遭遇客流高峰,上千人在口岸等着检测核酸,护士们争分夺秒,一刻不能停歇,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有些队员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戴着N95口罩长时间工作会造成胸闷,实在是不好受。”
为了减少旅客在机场停留的时间,检疫流程必须顺畅。于是他们与海关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划分不同的区域,把检疫的每一个步骤细化,同时还制作了韩语、日语等小卡片。“一开始很多旅客不明白为什么要检测核酸,为缓解他们的焦虑,我们制作了很多卡片,便于沟通。”张倩云说,“对所有出入境人员检测核酸,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一整套检疫流程,清晰明了。”
检疫工作需要一丝不苟
“目前在机场海关轮班的医护人员达到130人,防疫处于常态化,所以支援队伍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直至全球疫情结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郑文说。
据记者了解,在白云机场支援抗疫的队员们下班后回驻地休息,因为每天接触的旅客均有疫区旅行史,有些甚至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所以他们一直处于半隔离状态。
郑文护长对记者说:“做鼻咽拭子采样时,一定要熟练,取样到位,不能出现假阴性,不能出现漏检和错检的情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据统计,新冠病毒传染力远远超过SARS,其基本传染数RO值高达3.5,也就是说,一名新冠病毒携带者可传染3-4个人,所以他们身上是千斤的重担。”
“由于2-3个月,在机场海关的防疫小组进行一次轮换。医院护理队伍1000多名护士全员做了培训,每一位护士都有可能被派往海关支援,我们不但要安排好医院各岗位的人手,还要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随时能抽调护士参与应急。”郑文护士长说。
抽调了60名护士在机场海关支援,省二医本院的护理工作也变得繁重起来。张倩云说,“我是一名妇科护士,科室有16名护士,我在去海关支援的日子里,科室的工作就要其他人来顶班,大家都是在加班,目前大部分护士从春节至今都没有休过假。”
在全球疫情还没平息的状态下,这支在白云机场海关支援的队伍将继续坚守祖国的“南大门”,这场“外防输入”的攻坚战、持久战,仍在持续中……
新闻推荐
“广东好医生”5年奔走4万余公里建成粤西首个独立的县级风湿专科
李天旺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出诊受访者供图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周颖怡朱健10月4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