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污染源普查结果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昨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每10年开展一次。本次普查对全省60.82万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广东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48.88%、65.72%、82.17%、64.96%,体现了近年来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粤环宣
摸清家底
全省各类污染源数量60.82万个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正式启动,历时三年,现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是2017年度。本次普查对全省60.82万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掌握了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污染治理情况等,健全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2017年底,全省各类污染源数量是60.82万个(不含移动源)。其中工业源55.48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67万个,生活源2.12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0.54万个。从区域分布来看,工业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占比约80%。从行业结构来说,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占到全省工业源总数的50%左右。
掌握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全省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化学需氧量166.03万吨、总氮30.15万吨、氨氮9.89万吨。全省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氮氧化物85.93万吨、颗粒物65.90万吨、二氧化硫19.72万吨,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粤北区域。
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广东空气治理的主要难点,而挥发性有机物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本次普查对部分领域和部分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进行了尝试性调查,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总排放量86.64万吨,其中工业源53.34万吨。
成果应用
将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攻坚战
普查成果主要应用在四大方面:
●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了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区域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这次污染源普查建立了覆盖全省60.82万个普查对象的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排污许可证核发、“三线一单”编制、重点行业土壤详查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广泛应用于编制“十四五”规划。普查为科学编制广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
●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新闻推荐
广东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全力保障防疫需求 守护健康安全防线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家有需要,一定尽我们所能”。庚子年初,疫情突发并迅速蔓延。广东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埃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