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给社区减负,就是给服务加码

广州日报 2020-09-30 03:49

日前,广东省政协首次召开省、市、县三级政协网络议政远程专题协商会,围绕“完善广东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善治"水平”建言资政。协商会上,省政协委员、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谭日兴建议,制定社区居委会权责清单,精简社区工作台账,为社区减负。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起社区工作,大家都知道基层工作繁杂、压力大。居委会本是基层自治组织,满足社区民众的需求才是居委会的第一职责。可是,现实中,社区实际承担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任务。一些市、县区政府和职能部门完全将基层社区当成街道办事处的衍生机构,将居委会从协助主体变为责任主体,甚至将专业性、执法类行政管理的工作也甩给社区。除此之外,还要应付大量的会议、培训、考核、检查,还有一些上级部门下发的任务,要定期报工作进度和台账等等。居委会任务多,不堪重负。

与居委会自身职能无关的工作多了,居民自治反而成了“副业”。花在办公室里应付材料与表格的时间多了,服务社区居民的时间就少了。正是因为这样,为基层减负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也专门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如何减负?明确权责清单很重要,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居委会自治工作职责和居委会依法协助工作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属于职能部门、街道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就不得要求社区来承担。还应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对法律之外确实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予以审批,未经批准的工作事项居委会有权予以拒绝。此外,还要改变社区工作的考核方式。社区负担重,从某种程度上看,跟“对上负责”的考核方式有关,如果社区工作好不好,是由社区居民说了算,社区的工作重心就会自然地转向“对下负责”。

减负的最终目的在于增效,要通过破除形式主义,让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走近居民,服务居民。因此,必须要推动各种减负举措落到实处,为社区减负,就是给服务加码,让百姓得实惠。

(谭敏)

新闻推荐

民生沟通丨有些低保家庭低保金为何发生变化?

匿名读者:我是低保户,为什么我每月领取的低保金会发生变化?市民政局:根据《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生活状况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