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创新应变,扩大广东外贸“战果”

广州日报 2020-09-18 04:18

珠江观潮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广东8月进出口6532.5亿元,增长3.5%,已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外贸更“稳”了。

“稳”体现在韧性上。在战疫情、稳增长中,广东民营经济挑起了“大梁”,表现出了积极有为的超强韧性。近三个月来,广东民企进出口持续加速增长。上半年,广东民企进出口1.68万亿元,转负为正,增长0.6%。可以说,在民企“主力军”有力带动下,占据广东外贸“半壁江山”的一般贸易增长较快,稳住了外贸基本盘。透过数据看事实,广东外贸的良好势头并不只体现在规模增长上,还体现在应对疫情的调整能力上。疫情期间,有的企业为出海探路而转产增产,有的企业探索科技含量高的外贸产品出口,有的企业试水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捕捉到了全球市场的机遇。广东民企“危中寻机”,其进出口规模得以在8月继续坐稳全国首位。

“稳”还体现在潜力上。举例来说,防疫物资出口是今年拉动广东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广东出口防疫物资大幅增长了1.7倍,拉动广东整体出口增长3个百分点。然而,仅以口罩供应为例,在疫情发生前,广东省内具备医用口罩生产注册证的企业只有26家。从原本口罩产能优势不足,到疫情严重时口罩的国家调拨数达到最多,广东口罩产能突飞猛进,显示了广东制造业的实力和底蕴。

接下来,广东外贸如何保持强势复苏的势头?答案在于积极应“变”。具体来说,要创新政策供给,创造新的增长点。譬如,今年7月,广东推动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线路图”落地,引发跨境电商基础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迎来新一轮提升,促进了相关领域企业加快技术、模式和管理的创新。2019年,广东跨境电商规模已占全国60%。今年8月,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45.1%。如今,随着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日益紧密融合,新业态已成为支撑广东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些成果和广东及时加强政策供给的灵活性适应性关系密切。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未来,疫情蔓延引发全球经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外贸企业依然要面对订单不充裕、物流不畅顺等诸多现实问题。面对风险与挑战,以改革为广东创造更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以创新推动广东外贸的高质量发展,都大有可为。

(杨博)

新闻推荐

应对疫情期间出国留学难 广东多所高校提供入学机会

新快报讯记者王娟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各国(地)入境、签证、航班等政策限制,部分我国学生赴境外国家和地区留学的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