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2年将建成碧道5200公里 重点打造10条碧道生态走廊
信息时报讯(记者 欧嘉福) 昨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已于近日获批并印发实施,对全省碧道建设发挥引领性、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万里碧道建设包括“5+1”重点任务,即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和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一项提升任务。分为稳固基础、建设成型、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据省河长办介绍,广东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碧道建设理念跳出了水利传统模式,按照开放、共享的理念,在完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河流的防洪排水、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景观休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
碧道规划注重以连续贯通的特色游径建设为载体,串联滨水公园、景区景点等,打造高品质滨水休闲带。通过滨水游径系统,在重要节点结合居民集中区域,考虑居民休闲、健身、文化交流、观赏等功能,合理建设一批碧道公园,将万里碧道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总体规划》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搭建“流域+区域+廊道”的空间骨架。依托大江大河干流及主要河口湾区,构筑主干廊道,串联沿线各类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点和重要城市功能区,差异化营造主干碧道特色主题构建“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的万里碧道总体布局。
以大湾区内九市为碧道建设的重点地区,依托珠江三角洲独特的河网,推进治水、治产、治城相结合,为新经济的成长营造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国际一流水岸;粤北片区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山涧溪流和大江大河两篇文章,打造秀丽诗画河川;粤东片区发挥汕、客家红色,华侨,海丝等文化优势,打造客文化长廊;粤西片区发挥生态田园和海洋特色,打造锦绣生态田和魅力蓝色海湾。
重点规划建设大湾区内10条具有生态、安全、文化、景观、休闲、经济等综合功能的省级骨干特色碧道。
分步建设
●到2022年,建成5200公里碧道,珠三角地区率先初步建成骨干碧道网络,万里碧道成为广东靓丽的水生态名片;
●到2025年,建成7800公里碧道,全省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网络基本成形,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
●到2030年,建成1.6万公里碧道,形成覆盖全省的碧道网络;
●展望到2035年,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广东全面呈现,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
10条碧道生态走廊
珠江活力都会碧道
深圳现代都市示范碧道
环湾滨海碧道
岭南田园水乡碧道
潭江侨乡碧道
东江饮水思源生态长廊
西江大河风光黄金水道
北江南岭山水画廊
韩江潮客文化长廊
鉴江画廊魅力蓝湾
新闻推荐
第三届“食在广东”美食活动拉开大幕8个主题活动千品万店齐促销
新快报讯记者陆妍思通讯员穗商务宣报道9月8日晚,2020全国“消费促进月”暨第三届“食在广东”美食活动启动活动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