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立法为中医正名,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 提高中药饮片制剂医保报销比例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小敏
“取消中医”论何时能休?中医出手救人算不算“非法行医”?看中医医保报销比例能否提升?在传染病防治中中医到底是什么角色?近日,《广东省中医药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在广东省司法厅官网征求意见,条例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回应。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26日。
广东中医服务量全国第一
条例指出,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广东作为岭南中医药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医医院184家(其中三级甲等38家、二级甲等72家),中医床位数7.3万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4.32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7万人,中医诊疗人次2.17亿人次,中医出院人次230万人次。中医“治未病”服务总人次近2000万。全省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8.6%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30.5%。广东省进入全国前100名的中医医院有12家,全国最多;广东中医服务量全国排名第一。
为了保护、促进中医药发展,此前广东已出台《广东省发展中医条例》和《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广东省中医药发展的现实要求,亟需制定《广东省中医药条例》,提供更完善的法治保障。
条例亮点
补齐短板
将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
为了补齐中医药地区发展不平衡短板,条例明确了各地区中医医院建设目标及建设标准。条例规定,重点支持建设部分省属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部分市级中医医院,逐步建成具有岭南特色、总体实力领先的高水平中医医院群。
补齐中医医院设置和建设标准短板,逐步实现地级以上市三级中医医院全覆盖、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30万以上常住人口县二甲中医医院全覆盖。
放宽准入
鼓励名老中医举办中医诊所
条例规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不作布局限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举办中医诊所。
同时,条例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经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应当向其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后取得证书的,可在注册执业范围以个人开业方式或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强化作用
纳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今年,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条例吸收了中医药在抗击SARS、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有益经验,强化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重大疫病防控救治工作中实现中医药全面参与。
创新服务
鼓励提供互联网中医药服务
为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条例专门明确“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规定促进中医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入发展“互联网+中医药”“人工智能+中医药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或取得执业资格的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依法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
为扩大服务供给,条例还规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护理、养老等机构。
明确界限
明确执业范围保障合法行医
中医到底能在哪些机构执业?中医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救人,一旦出现纠纷算不算非法行医?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条例对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师的执业范围予以明确。
条例规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规定注册后,可以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科室执业,并按照注册范围开展相应的诊疗服务。
完善医保
纳入医保逐步提高报销比例
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同时,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制定医保政策,应当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落实对中医药的倾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
名誉保护
任何人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
为依法保护中医药的名誉,端正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态度,增强社会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条例创新设置保护中医药名誉规定,从法律角度肯定中医药的地位,否定“取消中医”等言论,依法维护中医药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自觉保护中医药的名誉,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
条例还规定,将中医药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健全中医药行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交流合作
建设粤港澳中医药资源平台
近年来,广东深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广东青蒿素抗疟为世界快速清除疟疾提供了“中国方案”,成功举办了中医科学大会等。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实际入驻运营企业不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质性成果仍需拓展。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促进中医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领域合作,联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支持建设粤港澳中医药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新闻推荐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在暨南大学参加首届“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期间,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 广东应成为报告文学的高地
何建明□羊城晚报记者吴小攀周欣怡作家既要有宏观眼光,也要有微观视角羊城晚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