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中小学生代表化身小小传承人在研学体验中感悟岭南文化魅力

羊城地方 2020-08-27 10:08

学生体验广绣制作

学生体验广彩制作

为使岭南文化深入学生生活,扎根广大青少年心底。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联合羊城晚报社,精选广彩、广绣、剪纸、陈家祠古建筑等岭南经典特色文化,在启动“敬匠心,颂传承”短视频征集活动后,同步推出广彩、广绣、剪纸、陈家祠古建筑四大主题研学活动,活动由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近日,广彩及广绣两场主题研学活动已顺利结束。30名学生代表走进陈家祠,化身小小传承人,在制作广绣及广彩作品的体验中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从而懂得文化传承的初心与使命。

探秘岭南艺术明珠——陈家祠

陈家祠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大成,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的装饰工艺,合称为陈家祠“七绝”,装饰着这颗艺术明珠。造型各异的装饰下是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戏曲、神话故事——“八仙过海”、“鹊桥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蝙蝠等祥禽瑞兽则蕴含着美好吉祥的祈愿。

在讲解员的细心解读下,同学们对于遍布陈家祠的装饰艺术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接连感叹一步一艺术,一观一精品。讲解员还为同学们普及了陈家祠的历史及发展,让同学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万缕金丝织白玉”——广彩体验

据介绍,在广彩主题研学活动中,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广彩的资深老师刘铭雄讲述广彩的历史及广彩佳品。广彩色彩丰富饱满、华丽高贵,在早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在18及19世纪广彩风靡欧洲,成为皇宫贵族的追捧珍品,对中西文化交流有极大的贡献。在工作区,制作广彩40余载的刘老师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创作的作品时表示,广彩是我们岭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广彩技艺,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外,刘老师还手把手教学生制作广彩作品。在勾勒好纹样的瓷胎上,刘老师细心地教同学们进行填色:该如何分清和掌握图案上的厚彩和薄彩之处,如何色彩做到均匀如一。同学们纷纷拿起毛笔,在瓷盘上通过一笔一笔的描绘——火红的木棉花、淡雅的兰花、高洁的荷花等多彩的图案都被描绘了出来。看到自己精心制作的广彩作品,感受着广彩艺术的熏陶,同学们满意地在作品上落款,标上自己的专属印记。参与活动的学生王泽欣感叹:“今天的活动让我发现,花费时间去学习和制作一件优秀的作品是需要耐心的。认识与了解岭南文化,让我们更加懂得传承的初心与使命。”

一针一线皆艺术——广绣体验

广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布局饱满、色调丰富、寓意深远、针法多样等艺术特色。一针一线都流露出工匠精神,代表着岭南文化。在广绣研学活动中,主办方邀请了广绣新生代传承人梁晓曼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其广绣家族的传承历史及广绣的制作。梁老师从小跟随母亲梁秀玲学习刺绣,活动现场,她通过广绣的针法、制作工具、制作流程以及佳品的展示等加深了学生对广绣的认识。

在梁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广绣的项目体验。在事先勾勒好蝴蝶轮廓的团扇上,梁老师一步一步教学生运用恰当的针法和色线进行刺绣。如何穿针?如何打结?哪个步骤该用什么样的针法和针线?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一针一线细心勾勒。梁老师表示,让更多的小朋友从小接受广绣启蒙和熏陶,激发他们对广绣的热爱,让岭南文化更好地传播,这是自己初心所在。

据了解,组织线下研学,通过体验和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特色岭南文化有深入了解,深刻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特色,提高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守护岭南文化的初心以及激发他们助力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担当,这是主办方策划此次活动的主旨。(文/陈海云)

目前,“敬匠心,颂传承”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想要咨询更多活动详情,可联系组委会:

微信客服:小羊姐姐

(微信号yw686125)

电话咨询:陈老师020-87133011

微信扫码报名参赛:

新闻推荐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吴志荣:有趣如瓷 灵魂可塑

吴志荣和他的作品《恋人的呢喃》。吴志荣的作品《韵》,围巾、裙脚均是蕾丝瓷。吴志荣的作品《韩水情》。“文艺复兴三杰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