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游东醌个展广东美术馆开幕 多元创作叩问“云的痕迹”

广州日报 2020-08-25 03:41

《云痕系列——永不落空之5》游东醌 木板综合材料

近日,“云痕——游东醌个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展出了艺术家游东醌最新创作的《云痕》《畏》等系列作品。

同样是日常生活,游东醌却常常能以新的方式看待旧的事物,通过观察体验生活来进行艺术意象构思,并以一种诗意而有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表达空缺与空灵之美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游东醌创作经历丰富,其早期创作倾向于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及其所传达的人文情怀。近期的创作则越来越具有某种模糊性、不确定性。

谈及展览名称“云痕”,游东醌表示,“云痕,从字面上来说,是云的痕迹。我们常说,雁过无痕、叶落无声,但"无痕""无声"并不代表大雁没有飞过,树叶没有落下,恰恰相反,它们都是存在的,所以,"无痕"也是一种存在。想通过这个主题来传达对于人生痕迹的思考。”还有就是近几年在制作平面作品时,因为作品面貌不断地改变,修改乃至重构,所以到了最后,时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云的痕迹的东西,所以很自然地想到用“云痕”来作为题目。

从古典油画到综合材料、从架上绘画到空间装置与影像交互的跨越过程,游东醌对于题材与工具使用也不断丰富。比如作品《云痕系列——永不落空之5》,游东醌在创作中使用了非常多的技巧,作品中隐约能看到木头、瓷砖的存在,几乎每个局部都有不同的层次,但在运用这些技巧的时候,会有很多精确的控制,也会有一些失控却保留的特殊效果。痕迹的保留和消失之间,就隐藏着让他想打造的“空缺感”。游东醌表示,“我们很难去界定一种东西,我对这些东西之间的空缺或者是空芜感兴趣,所以这个系列的作品想表达的是我所体验到的空缺之美和空灵之美。”

作品与空间共同打造情境意象

作品与空间形成了很强的关系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空间影像装置作品《可即不可及的剧场》在展览现场就很吸引眼球,游东醌用简洁的线条分割了空间,用投影的方式创造了另一个虚拟的空间人进入其中,影像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也影响了空间。影像以颗粒的意象,象征着众生如尘,但虽为微尘,也需翩翩起舞。

在采访中,游东醌也提到在近些年的创作中更加重视空间营造的氛围,希望观者能真正融入到作品的情境里,去理解和感受。

对此,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认为,游东醌所带来的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理性与感知、体验与身体融合的尝试”。

新闻推荐

深入生活 紧接地气 市文联组织文艺家进行新时代乡村题材文艺创作

本报讯(记者黄廉捷见习生陈志瞳)为切实落实国家、省两级作家协会“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精神,8月23日上午,“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