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你准备好了吗 3个方法教你快速融入集体
随着各高校公布录取分数,考生们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不管是录取到哪所高校,准大学生们都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也许此刻的你,对大学有不少的憧憬和期待,也有着对新生活的好奇以及对家乡、父母的不舍,但此刻,好好思考和规划一下未来的大学生活,并注意克服自身弱点,当你踏入大学校园之后,你也许就不会那么迷茫,而且能很快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克服自身弱点 提升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时期作为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未来的学业、事业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这样一项“必备技能”,能够掌握的大学新生却是少之又少,过去不受学生和家长重视的人际交往反倒成了难题。大一学生玉米开学没几天就哭着打电话向妈妈诉苦。她说,宿舍里有的同学习惯早起,六点就起来吵人,有的又晚睡,灯亮得她睡不着。因为休息不好,这两天她头晕脑胀,气愤地跟室友理论,一时没忍住就吵起来,室友们都不理她了。她哭着问妈妈这日子可怎么过。
像玉米这样刚上大学便与室友相处不融洽的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人际交往、情绪压力、学业三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居前三位,其中人际交往已然成为许多大学新生的主要压力来源。究其原因,这一代的大学新生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思维。而且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他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有的甚至还限制他们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这导致一部分大学新生从高中时期开始便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中与他人交往,实际交往能力却不断下降,因此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与他人交流时往往会出现不顾他人情绪等“低情商”的表现。此外,有些大学新生没有宿舍生活的经验,对大学宿舍的新环境并不适应。
广技师的大三学生小林认为,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住宿、休息的地方,同时也是学习、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由于大学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接触频繁,来自五湖四海,性格习惯各不相同的舍友之间有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她认为,新生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优点,这样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另外还要明白人无完人这个道理,尤其是在宿舍生活中做到理解、包容他人。你与身边的这些同学很大概率上是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四年的,因此理解、尊重舍友成为未来几年拥有良好宿舍环境的基础。倘若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做到不斤斤计较,相互谦让;面对原则问题时,能做到尊重对方,不越红线,这样又怎么会出现勾心斗角、相互看不顺眼的情况呢?小林说,最重要的是,大学新生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而不是把想说的话都憋在心里无处发泄。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安慰他们,然后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问题在哪,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还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双方的沟通不再只是伸手要钱和抱怨。
把握节奏做好规划
自主学习高效合作
暑假虽然比往年短暂,结束高考的学子们好不容易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少了束缚,作息变得紊乱,日夜颠倒也是常事。广东财经大学的大二学生小峰提醒准大学生们,入学在即,同学们要学会把生物钟从“假日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元气满满开启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比起中学年代的生活要自由得多,但也别忘了要做好时间的主人。少当“熬夜冠军”,在生活上做自律达人。
学习方面,大学生活的到来也给学生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设置了新的考验。进入大学以前,考试密度高,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也会不断地督促着你,这些来自外界的力量成为推动你学习的重要来源。但到了大学之后,一门课常常只有期末考试这一次考核,少去了中间的许多考核,似乎也少去了一种监督和鞭策的力量,许多人的学习生活从紧张逐渐变得松散,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才发现一学期好像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要避免这样的状况,还是要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课前要预习,课后也要及时温习知识,把重点和难点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还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样,才能避免在期末考前“赶夜班车”加班加点复习的这种收效甚微的学习方式。同时,大学的学习生活里也有着更多的小组合作,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融入到团队的合作中,以此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多沟通、多请教是小组合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要了解小组成员的长处和短板,明确分工并将优势最大化。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小敏则认为,大学伊始就要好好规划自己的学习,考虑未来的方向。她建议,新生可以考虑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在校内辅修一个专业,甚至修第二学位,跨学科的人才将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空间及适应空间。若以国内深造为目标,则可以在学校内先了解保研的条件,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未来有哪些发展路径。在专业学习中要好好积累,毕竟求职简历不是靠技巧包装出来的,而是用大学的点滴积累而成的,如果毕业求职时才发现自己的简历没有可以展现的内容,说明大学的生活并没有充分地安排。小敏说,相比于上一个好大学,好好上大学更重要。
树立理性消费观
养成良好理财习惯
生活费的问题也常常困扰着大学新生。上大学之后,许多学生每月生活费都是由父母一次性转账,由于缺乏理财观念,不会规划,有些学生特别是男生早早便把钱花光了。
网友云涛说,刚上大学时,月初卡里存款充裕,花起钱来也阔气,荤菜一餐打三个,还买饮料买游戏币,到了月底卡里余额所剩无几,这下慌了,三餐以方便面充饥,更不要说买什么奢侈品了。
新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窘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与中学时代的消费状态大有不同,从沐浴露、洗发水到抽纸、卷纸,从牛奶、汽水到水果生鲜,都要自己打好算盘,再也不是依赖着爸妈采买。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的开支有所规划。小峰提醒新生,一入学就要养成记账的习惯,花钱不糊涂。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避免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行为,把钱都花在刀刃上。大学生活里也常有聚餐活动,使用AA制“明算账”,是一种既透明又公平而且使友谊更为长久的联络方法,减少因为抢着买单带来的经济负担。
总而言之,理性消费,花钱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能脱离每到月底时零花钱不够用的窘境。
□ 本报记者 吴湘红实习生 林文惠 陈霆锋文/摄
新闻推荐
育英楼,叶挺与广东抗战的历史见证是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东江纵队摇篮和出发地
叶挺将军纪念园。扫码看更多内容位于叶挺将军故里惠阳秋长的叶挺将军纪念园内,有多处历史建筑,除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