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文旅产业转型,须向创新要动力
今年的旅博会将于9月如约而至。作为广东最具影响力的旅游业展会平台,旅博会可视为透视华南旅游行业发展动向的窗口。而今年,作为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和旅游产业积极复工复产情况下举办的广东首场重大国际文旅盛会,其肩负的刺激消费、提振行业信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等多重使命。
疫情冲击下,旅游业如何化危为机,焕发新生?本届旅博会释放出一个信号,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文旅产业,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更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云旅游”,是科技引领下的旅游新形态。与往届不同,本届旅博会将开启“线上+线下”办展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云会展”,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主要办展模式之一。数月前的“云上广交会”,便是线上办展的一次成功尝试。不可否认的是,线上展会将多种呈现方式和VR技术运用到参展商的全景展示中,打破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客户双方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垂直接触,可以为双方建立沟通洽谈增进了解的机会。由此可见,线上展览是传统会展的有效补充。
除了展会本身依托互联网技术迭代升级,文旅企业也在依托技术向市场要增量。比如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频系统、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打造过“地球”“碗边”“太极”“画卷”等诸多数字媒体艺术特效场景的励丰文化,以数字创意技术为支撑,打造出众多文化主题展厅展馆、文旅综合体、文旅特色小镇、建筑空间秀、水舞声光秀、各类主题情景演艺秀等文旅消费业态。
另一方面,无论是文旅智能硬件的科技制造,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还是物联网和5G应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应用正在对文旅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毕竟,注重精神层面体验的文旅消费,包含对智能硬件或科技产品的体验,而文化内容通过科技手段的呈现,能让大量旅游者沉浸其中,提升体验感。毋庸置疑的是,文旅+科技正在成为商业的蓝海。当前,新基建成为推动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新基建有助于促进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业态多元化、旅游管理智慧化的全面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回血”仍然来源于创新。历届旅博会上,旅游大卖场是最具人气的展区,其产品形态最能迎合大众消费。受疫情影响,出境游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国内游、省内游等板块有望取而代之成为促销主力。疫情下人们出游需求的改变,对于旅行社产品研发又提出了创新要求。除了价格吸引人之外,产品形态能否有所创新?旅游服务能否更贴合游客需求?凭借一年一次“大促”的好时机,旅行社和在线旅游服务商们,不该仅停留在“价格战”上。
广东作为旅游大省,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的阶段,正在迎来旅游业重启。然而重启并非意味着按照原来的节奏和轨迹按部就班,而是升级迭代后的重新出发,面向新需求,提供新供给,面向新问题,提出新方案。因为创新,才是引领文旅产业发展的永续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
新闻推荐
广东外贸企业为何“逆水行舟”稳得住? 有保障 有支撑 有动能
广州雅琦特实业有限公司现场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供稿杜弘禹摄由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举行的“减税费优服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