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将加大力度推进2020年度职称评审制度改革 推动疫情防控一线专技人员职称评审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理通讯员/粤仁宣)8月19日,省人社厅召开2020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广东将加大力度推进2020年度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部署落实相关工作。笔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6月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69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81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专技人才58万人,新增高级职称人才2万余人。
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省专技人才的规模、结构、质量进一步优化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广东如何坚持实施职称牵引工程,抓紧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扎实推动职称制度深化改革?
“1+5”政策出台
落实和推进国家部署的相关职称系列改革工作、着重推动“疫情防控一线专技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等五项重要事项的职称评审工作……广东将在职称评审工作中抓住关键“精确打击”,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好职称制度这一“根基”,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让其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总抓手”“总牵引”作用。
近日,省人社厅出台《广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以及评委会管理规定、职称评审纪律规定、职称自主评审管理服务、跨区域跨单位流动职称重新评审确认和初次职称考核认定规定等5个配套规定(下称“1+5”政策),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1+5"政策的出台,将从源头上规范职称评审程序,保障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推进广东省职称工作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发展。”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构建完善广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体系,“1+5”政策管理范围将覆盖职称工作各个环节。相关政策明确,职称评审委员会是开展职称评审的主体,评审专家在专家库抽取产生,专家库实行动态备案管理。目前,全省设立职称评审委员会1498个,参加职称评审专家3万多人。为畅通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职称申报渠道,发挥职称申报点兜底服务功能。常规职称评审之外,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享受绿色通道职称评审服务、委托评审服务、重新评审和确认等多项服务。此外,为推动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广东省还将全面实行职称电子证书。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明确了申报人在职称评审中的权利救济措施,申报人对涉及本人的评审结果不服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查、进行投诉。
推进“三个下放、一个转移”
“本次广东出台的"1+5"政策,着重于对已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调整或重构,进一步规范管理。”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推进职称评审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脱钩,进一步完善认定、确认等业务流程等,既保障现阶段规范开展评审的需要,又结合新时代职称工作要求,充分考虑下一段时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放管服”是焕发职称工作新生命力的“关键一招”。政策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权“三个下放、一个转移”。更大力度地推进职称评审权向地市下放,向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下放,向企业下放,向社会组织转移。
放得起,更要管得住。广东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职称评审质量监管体系;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制度和自主评审单位备案管理机制,明确承接条件,完善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广东还将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简化办理程序,推行网上办理,压缩办理时限和砍掉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为大力开发非公有制专技人才资源,广东将继续固化和提升广东省现行职称申报评审相关规定,全力保障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平等参与职称评审。对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申报评审程序、标准、办法、证书等各方面均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同时,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实际,在制度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脱钩;健全职称申报兜底服务机制,确保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申报渠道畅通。
新闻推荐
8月19日是中国第三个医师节,新快报联合粤海·拾桂府,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慰问医护人员,送朵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