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之宝 黄皮
□曾慧
路过市场,看到摊位上摆满黄澄澄的黄皮,惊觉已是黄皮成熟时节啦!《岭南杂记》有述:“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皮黄白有微毛,囊白如猪脑,夏末结果。”黄皮果形上圆下尖,果核浅绿,皮薄多汁,营养价值高,在民间被奉为“果中之宝”。
夏末秋初,作为岭南地区特有的黄皮在潮汕地区异常俏销,当地人或生吃、或盐渍、或糖渍,甚至入菜,都别有一番风味。宋代学者周去非在《岭外代答》文中写道:“黄皮子,如小枣,甘酸佳味,稍耐久,可致远。”文中字尽形神,把黄皮果的形态、习性一一详尽,可谓是描绘得淋漓尽致。
潮人因爱吃皮薄肉厚、多汁无渣的黄皮,故喜欢在房前屋后的空埕上种植黄皮树。每到黄皮成熟季,一株株低矮的黄皮树散布在果园中,一串串金灿灿的黄皮果迎风招展,在满眼青翠里异常醒目。走近一看,每簇黄皮果的表皮上都自然布满黑色的小斑点。成熟度高的黄皮果与大拇指相当,颜色呈深棕色;而成熟度较低的黄皮果只有尾指头大小,颜色黄中带绿。俗话说得好,“黄皮树鹩哥,唔熟唔食”,看到哪个已经有了金灿灿的外表,乡人就立马爬上树摘哪个吃,毕竟“鲜鲜食着知知好吃”。
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记载道:“黄皮果,状如金弹,六月熟,其浆酸甘似葡萄,可消食,顺气除暑热。”夏天热到人都快融化了,这个时候吃黄皮最是解渴下火!黄皮果在民间被称为“正气”水果,不像荔枝、龙眼等水果吃多容易上火!而在饭后吃黄皮,更可消食化痰、生津止渴,如《广东通志》所叙:“食荔枝太多,以黄皮解之”,正应了俗话所说的“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那晶莹剔透的果肉,吃起来特别酸甜可口。细细品来,余味留香,喉咙还有一股凉气直透胸腹,真是不可多得、百吃不腻的水果啊!
吃黄皮时,挑着饱满的颗粒,果肉的酸甜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肉质的鲜美。正如明朝诗人董传策在《噉黄皮果》里写道:“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柑橘)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溽暑枝。”有些潮人还喜欢将果肉、果皮一起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刚吃酸甜爽口,略微辛辣,而后逐渐回甘,感觉特别惬意。
因黄皮生长期短,美味稍纵即逝,为了能够时常品尝这份独特的味道,潮人习惯把黄皮剪去果梗,去核后用开水烫洗,加入适量的粗盐浸泡,用竹筛捞起沥干水分后,再加白糖、甘草、香料等反复蒸晒,最终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放入家中阴凉处存放。如此腌制,潮人称之为“黄皮豉”。黄皮豉年份越陈越珍贵,喉咙不舒服时,夹出一两粒嚼食,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食后喉咙甘凉,更有顺气镇咳、消暑降火、行气止痛等功效呢。
新闻推荐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医疗废物产量从2010年134.97万吨上升至2018年的206.0万吨,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新华社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