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雄兵 做敬业者 记广东省最美退役军人丘梅生
●本报记者丘佳溢
通 讯 员欧海英廖敏
1947年,他在鲁西南沙土集战役中入伍,开启了为国奉献的人生旅程;碾庄战斗、真茹战斗中,他无惧危险,主动请战,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两次立一等功;1957年,他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在副排长职位上复员,返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此在工人岗位上默默奉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战争时期,他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和平年代,他响应国家号召复员回乡,在基层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就是首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丘梅生。
从军十年
经历八次战役两立一等功
1928年,丘梅生出生于丰顺县一户贫农家庭,年少时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饱受压迫和剥削。1946年,他被国民党“抓壮丁”,次年,在鲁西南沙土集战役中起义投诚,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以前路不好走,行军的时候常是走一路摔一路,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我的关节炎就是那时落下的。”回忆起战争年代,今年92岁的梅县区公路局退休工人丘梅生仍记忆犹新。在丘梅生的军旅生涯中,他亲历了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抗美援朝等大小战役(战争)8次,荣立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碾庄战斗中,丘梅生奉命把军令从指挥所突围传送出去,面对敌人机关枪的扫射,他没有丝毫犹豫,独自穿越烽火线完成了任务,荣立一等功。“当时前面几挺机关枪对着我疯狂扫射,我就在地上打滚,子弹擦着我的身体飞过去了,等我趴在地上缓过气来了,再爬起来继续跑,就这样穿过了烽火线,把军令传送出去了。”丘梅生说。
1949年5月,在上海战役真茹战斗中,丘梅生用炸药包炸毁敌军设置的障碍物,为后续部队扫清前进的道路,再次荣立一等功……在那段峥嵘岁月,像这样直面生死的战斗,对于丘梅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每当有人问他怕不怕时,他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当兵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退役返乡
投身建设坚守一线20余载
“组织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在哪里都一样能为党和国家做贡献。”1957年,丘梅生响应国家号召复员,回到家乡,走上平凡的工作岗位。
1958年,丘梅生被安排到梅县电池厂当焊接工人,后又被调至梅县公路工区,成为一名道班工人。彼时,梅县区都是沙土路,车轮压过路面会有两道深深的车轮印,遇到下雨天更是坑坑洼洼。为保证行车安全,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道班工人都需要坚守岗位,及时清扫路面、填坑及边沟清理等。“累了就蹲在路边休息一会儿,看到有车来了,要赶紧站起来,不然扬尘就能让人眼睛睁不开,嘴巴里都是沙子。等车子离开了,我们就拿铲子把沙子往路中间填,这样后面的车子才不会陷到坑里去。”丘梅生说,铺路用的沙石都是工人从山上、河里采回来的。这份工作,丘梅生一干就是20年,直至1983年退休。期间,为完成生产任务,他还曾发动自己刚分娩2个月的妻子到班内义务挑砂石、铺路面。
“当兵要当一等兵,做工要做高级工”是丘梅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从电池厂的三级电焊工,到公路局道班最高级别的六级工人,丘梅生始终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奋斗在家乡发展的第一线,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革命军人本色。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伊纯)为加强广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维护法制统一,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