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注意“冷热”结合、省内外院校结合、正确对待专业服从志愿 合理填报志愿录取机会将提高
高考填报志愿进行时,填报技巧你都懂了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冷热”结合,注意外省与广东省院校结合,正确对待专业服从志愿。
填报技巧
正确处理报考“冷”“热”院校及专业关系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了近2000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根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专业都是“热门”,无论读哪个专业,将来从事哪项工作,都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都是光荣的。但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把某些院校和专业人为地视为“热门”,而把另外一些院校和专业视为“冷门”,以致出现某些院校和专业选报的人数很多,有些院校和专业选报的数很少的情况。这种失调状况对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对考生的录取也有影响。
所谓“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现在的“热门”也可能是将来的“冷门”;现在的“冷门”,若干年后也可能变为“热门”。如前几年生物学、药学等专业不被人们所了解,报这些专业的考生很少,而近年来这些专业却成了“热门”;而会计、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专业前儿年十分“热门”,现在由于毕业后就业比较困难,也开始逐渐变“冷”。所以,在选择志恩时,既要填报“热门”院校及专业,也要填报“冷门”院校及专业。这样填报,可以适应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正确处理选报省内省外院校志愿的关系
有的考生将院校的地理位置作为决定是否填报志愿的因素,总认为本身院校比外省院校好,而不考虑广东省院校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因而眼睛只盯着省内大城市的几所院校,不愿意异地求学,致使填报省内院校的志愿过于集中。事实上,外省有的院校是重点大学,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报考者较少。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提醒,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切忌片面强调院校所在地理位置,应胸怀大志,积极报考外省院校。因此,既要填报广东省院校,又要填报外省院校,扩大志愿分布面,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从这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绝大部分在外省读大学的广东籍学生都能回到广东工作。
同时,考生还要正确对待个人志愿与“是否服从调剂”的关系。由于招生院校多、专业多,为了调剂录取,弥补某些院校生源的不足,在考生志愿表上,每个院校志愿都设有“服从其他专业”栏。在该栏上勾选时,表示当考生所报专业志愿未被录取时,完全服从招生学校将其档案调给本校任何生源不足的专业录取,这样填报,录取机会较多。不填时,它的含义是除自己所填报的志愿外,不愿服从调剂到其他专业,这样落榜可能性较大。
“在这几年录取工作中,有的考生成绩虽然比较高,因填报志愿不合理又不填报"服从其他专业",往往会被高校退档。”省考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是实行平行志愿后,如果考生不填“服从其他专业”,将会失去被录取的机会,造成“滑档”。可见,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机会,原则上考生应该填写“服从其他专业”。
正确处理各批次录取院校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各批次院校的录取顺序是:提前录取本科院校→本科院校→提前批专科院校→专科院校。整个录取工作是接层次、先后顺序,分阶段进行的,各批录取学校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上一批不录取,也不会影响下一批录取。
有的考生成绩达到本科院校分数线,但没有填本科院校志愿,如考生不参加本科院校征集志愿,结果只能参加专科院校(含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录取。还有的考生只报本科、不报专科等,这种填报方式对考生的录取极为不利。因此,每个考生应根据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按上述各批的录取顺序尽可能填满所有志愿栏,每一批每一个志愿都是一次录取机会。
省考试院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填报志愿时,高校各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同时公布。对一些在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左右的考生,填报志愿时,既要慎重又要大胆。对高过录取最低分数线不多的考生,要注意避开往年“热门”的高校。因此,对于刚上线或高出分数线不多的考生,应避开与高分考生竞争。
而对于低于公布各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来说,由于每年录取时,都有部分生源不足的高校调整分数线进行征集志愿,所以,线下考生应留意征集志愿的填报,以免失去录取机会。
高校招生
华工:可选择一个非意向专业(类)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举行2020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该校全国计划总数6700人,总体规模与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计划原则上均较2019年增加或持平。广东省计划总数将比去年新增计划41人,总计划约3250人。
据了解,2020年该校继续实行专业类招生,共58个专业或专业类(67个方向)进行高考招生,其中包括20个专业类。为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新增化学类、数学类、生物技术强基计划班。同时,该校今年新增水务工程专业和功能材料专业。
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广东省普通类考生出档该校、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相关录取要求者,理科前1000名、文科前500名可满足报考的第一志愿专业(类),同时第三学期初全校转专业时仍可选择心仪专业,两个拔尖培养平台(进入该校19位院士名师领衔的“菁英计划”、进入7个未来创新实验室)任选,全过程、全链条拔尖培养。
理科前3000名、文科前1200名满足报考的第一志愿专业(类),实行导师(生)制、三个一(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次出国(境)学习经历、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至少有一次独立作学术报告的经历)培养方式。理科前6000名、文科前1800名报满6个不同专业(类)零调剂;理科前12000名、文科前3000名专业选择范围广,专业无级差,拉开梯度填报专业可能达成录取。
记者还了解到,广东省普通类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填报6个意向专业(类)志愿,并在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填报1个非意向专业(类),将不会被调剂到非意向专业(类),填报时间大约是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5天内,请考生关注。
南医大:护理、助产首次在广东提前批招生
记者日前从南方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获悉,该校今年本专科招生计划3400名,其中本科3200名(含港澳台100名)。广东省本科计划1780名,其中理科1630名、文科150名。
今年,护理学、助产学首次在广东提前批招生45名。该校护理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00%。该校也是国家率先开设助产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助产专业成为首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助产方向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率100%。
该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提前批录取考生同等享受“转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机会。同时,学校今年进一步优化了广东招生计划,增加了医学类专业计划,其中口腔医学增加14名;广东本科文科类计划增加37名,广东护理专科计划增加100名。
该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托高水平学科优势,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陆续开设了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预防医学卓越创新班、名老中医传承班、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基础医学院士创新班等实验班等,培养效果良好。
学生在大一、大二的下学期有2次专业调整机会,申请转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麻醉学、精神医学等专业要求平均绩点不低于年级前10%;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没有学习成绩的限定性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攻读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等辅修专业,达到要求可获辅修专业证书和辅修学位。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821.9亿元,广东出台12条措施稳外资符合条件跨国公司 最高可奖励1亿元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泽云报道:为促进利用外资提质增量,日前,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