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填志愿先选学校还是专业? 平衡考虑学校和专业,选专业兼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信息时报 2020-07-24 01:01

学生在填志愿时要平衡考虑学校和专业,还要看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等方面。信息时报记者 梁鉅聪 摄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丘敏华 实习生 王岳

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压线入校还是凭高分选专业?这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时遇到的问题。想进更好的学校,则专业没有选择余地;想选好专业,则学校要退一个档次。如何选择更合适?信息时报记者邀请高校专家、招生就业负责人给出建议,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先选学校?

了解清楚心仪学校转专业政策

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乐云表示,先看不同类型的考生和分数段的需求,分数越高,可能更看重学校。分数稍微低一点的,尤其是高优线以下的,可能更看重专业。分数较低的考生还要考虑民办与公办的差别,“从广东的基本情况看,公办和民办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就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如果考生达不到该校分数线,那么考生在广东范围内只能寄望于较好的民办学校”。

其次,平衡考虑学校和专业。乐云举例说,一名广东理科考生考了595分,按照去年分数线,是报华工不太热门的专业还是报深大的热门专业?“个人建议报读华工,因为595分基本上可以报华工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且将来无论就业、"考公"或考研保研、出国等,优势较大。”

那么,如果考生分数刚刚达到心仪学校的分数线,这时往往选不到好专业,应该怎么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招生就业负责人郑芝鸿建议,这类考生一方面要关注学校往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部分高校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如广外南国商学院,学生最早可于第一学期的第三周至第四周提出转专业申请。

乐云强调,先选学校可以考虑转专业,但转入王牌专业有一定难度。建议考生了解清楚学校的转专业要求和情况。

先选专业?

结合个人兴趣,不宜过分追求热门

郑芝鸿认为,在同等条件下,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更关注能否读到满意的专业,优先选择专业成为一种趋势。新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逐渐淡化学校的身份,更侧重于以专业为导向。

乐云表示,选专业要兼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些专业就业率低,但就业质量高,如法学就业率比较低,但就业质量高,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其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很大。另外一种就是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如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社会需求量较大,但就业质量一般,而且发展空间有限。

此外,不过分追求热门专业。一是因为热门专业也会变冷门,选专业应结合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二是因为热门专业相对来说要求较高,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每个学校的分数线都非常高,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三是从性格、天赋等因素出发,有些人不一定适合就读热门专业。

总的来说,乐云建议考生分类型考虑学校和专业的优先性,结合个人兴趣、就业前景等,不宜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考虑好转专业的困难因素,尽量选择优秀学校与大城市。

选学校VS选专业

选学校

社会声誉好,校友资源丰富

优点:

乐云认为,先选学校的优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校的办学传统,学校历史悠久,名气就大,社会声誉好。二是校友资源,越是名校,其校友资源越丰富,这一点在学生未来就业特别是创业时体现得非常明显。三是好学校的学术氛围、学习氛围较浓厚。另外,读名校在考研、保研、考公方面都有优势。

缺点:

郑芝鸿认为,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名校,忽视考生的兴趣,缺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可能就会出现大学专业学不牢、毕业工作不对口等情况。

选专业

兴趣优先,学习动力更强

优点:

乐云建议,选专业时将兴趣放在第一标准。如果考生有感兴趣的专业,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更多,学习动力更强,将来取得的成绩可能会更大一些。另外,如果报考了社会需求大的热门专业,可能将来好找工作。

缺点:

优先选专业时也要注意好看的数据背后风险并存,如一些专业就业率高,但薪资不高。还有一些专业“烂大街”,由于开设同一专业的学校太多,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过于饱和,如法学、工商管理等,不太好找工作。

新闻推荐

教育部“2020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 昨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正式启动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部“2020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已于7月22日9点,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