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入考场提前至考前60分钟 全面实现“健康高考”

汕头日报 2020-06-25 06:36

本报记者 陈文惠/文 林鹏/摄

今年高考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据了解,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全国将设7000余个考点、40万个考场,安排监考人员94.5万人。

2020年高考将于7月7日至8日开考,今年高考有哪些变化?考生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获悉,今年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考生必须注册“粤康码”,未注册“粤康码”的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6月23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考生入场须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高考工作安排,今年高考报考人数较去年多40万,考试难度保持相对稳定。据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是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首次推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疫情防控和考务组织等方面均有一些变化,需要考生留意,积极应对。

考生须注册“粤康码”,未注册“粤康码”的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6月23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据悉,所有考生须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考试入场时间由考前30分钟提前至考前60分钟,考生需注意时间变化,尽量提前到考点。入场时所有考生须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低风险地区的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多项考试推迟,高考后还有艺术校考、强基计划测试、综合评价测试等多个类别考试,需参加这些考试的考生,要统筹规划好作息时间,密切关注报考院校信息,注意考试时间变化,积极调整心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

有条件建议考生提前14天统一校内住宿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2020年普通高考考务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强调,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返回,并按属地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根据广东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高风险地区返粤及“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

有住宿条件的中学,建议考生从考前14天起统一在校内住宿。未在学校住宿的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为红码的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就医排查。相关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校园防疫达到39条要求才能安排学生返校

据介绍,全省教育系统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防控工作指引,明确“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的防控要求。每所学校必须达到39条要求,经属地学生返校工作专班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学生返校。学生返校后,学校仍要在组织管理、校园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压实责任管事、分类施策管人、明确标准管场所、明确规范管过程、备齐预案管应急,织密织牢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网。

据了解,广东省所有中小学校均已配备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卫生健康联络员,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精准落实;所有学校已与医院定点挂钩,建立师生就诊绿色通道,保障师生卫生应急的处置工作及时、科学。在学生返校前后,各级政府学生返校工作专班及各部门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学生返校攻坚战。

新闻推荐

广东税务抓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落实2月至5月193万户单位累计减免社保费近520亿元

羊城晚报讯记者程行欢、实习生陈恭梓报道:记者昨日从“广东民声热线”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接连出台系列疫情防控税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