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王肇民艺术研究展广东美术馆举行 才胆识力铸就“伟大的风格”

广州日报 2019-06-09 03:43

王肇民 《香山途中》王肇民 《荔枝》

在“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中,王肇民先生的水彩画恐怕是最突出的了。水彩画从来就不曾是一个热门的画种,但王肇民却秉持着“人皆不学,我固学之”的态度,在水彩画中,在瓶花、静物、蔬果等人所熟知的题材中,画出了独有的坚实、浑朴又充满意境的美感,确立起一种高尚的审美范式。

自近日起到6月23日,“伟大的风格——王肇民艺术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展览以王肇民的《画语拾零》为学术脉络,通过作品与画论之间形成图文关系,呈现王肇民的艺术思想与人格魅力。

王肇民先生一直认为“学画要学诗”。他在艺术上所展现的主观能动性,大约也可以用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所提到的“才胆识力”来概括。正是凭借着非一般的才能、勇气、见识与独创力,“穷尽此心之神明”,才成就了他历久弥新的伟大风格,而这无疑也是他留给当下艺术家们最宝贵的启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

才与胆:

博览群书留《诗草》“一意孤行”专水彩

1908年生于安徽萧县的王肇民,小学一年级时,就能用水彩画曾祖母,形象逼真。1929年从江苏徐州中学毕业后,王肇民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杭州艺专。但其间因参加“左联”领导的著名进步美术团体“一八艺社”被勒令退学,在校长林风眠的举荐下,他转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继续深造。1933年毕业后,他又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一年,之后又返回北平,任教于“私立北京艺专”。他将这段辗转求学的经历,概括为:“在国立杭州艺专,我学习了色彩;在中大艺术系,我学习了素描;在平大艺术学院和在北平工作期间,我学习了民族风格。这三点,恰恰是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的修养。”

除此之外,他从青年时代起便博览群书,读诗、读史,潜心钻研古今中外诸派画论。尤其在诗歌方面,王肇民造诣极深,才华横溢。广东美术馆除了藏有王肇民的《画语拾零》手稿外,还收藏了《王肇民诗草》手稿。诗稿的卷首上写着“一生心血,王肇民题,九十三岁”。可见诗词创作在王肇民一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据他自述,从小便随身带着手抄本,“受了感动就写诗”。

《王肇民诗草》共六卷,收录了王肇民诗作九百二十余首,以“诗言志”的方式呈现了他的生活经历、人生观、创作观。

在王肇民看来:“诗不是专属于某一种艺术的,各种艺术作品中都要有诗趣,所以诗的境界,应当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作品之中。”这种生动的诗性,在他的画作中自然地流溢着,尤其是他的水彩画,被认为是有着“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素描的功力,诗的境界”。

王肇民还强调“学如山然,要以博为基,以专为峰”。秉持这种坚定而质朴的治学理念,他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一意孤行”专研水彩画。1958年,王肇民随校南迁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油画系素描老师后,他放弃了已有一定成绩的油画,开始转投一直被认为是小画种的水彩。他自己说,这是受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启发:“"人取我弃,人弃我取。"人家都不画,我坚持画,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颜料,对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的发展空间很大。”

正是基于此,他大胆提出了干笔法和湿笔法,将西方水彩的特质与中国绘画干湿并重的技法融合,使得他的水彩画也形成了“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效果,既可浑厚庄重,又可轻盈通透。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他描绘的透亮轻盈的大叶紫薇,遒劲有力的刺桐,厚重结实的向日葵,清秀温润的百合花……每一种花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即便是画苹果,每一个果子他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有的水润,有的干燥,有的青脆,有的甜熟。

因此,评论家迟轲先生称:“他的水彩,使具象美与抽象美高度统一;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美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笔法美融为一体。如珠宝之光华,璀璨夺目;如金玉之坚实,掷地有声。浑厚苍劲之中含有细腻的诗情。”这正是基于才情上的胆识所致。

识与力:

坚持“形是一切”强调“物当人画”

1979年,王肇民结合多年来丰富的创作与教学经验,在广州美术学院完成了《画语拾零》草稿。值得一提的是,王肇民向社会大众第一次展示“画语”,正是在《广州日报》上。1980年7月18日,他在本报的第三版发表了《画室放谈》一文,当中提到了7条“画语”。

而在《画语拾零》中,“形是一切”为贯穿始终的画论思想,也是王肇民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创作观念之一。作为全书开篇第一则,王肇民开宗明义直扣主题,提出“在造型艺术上,就形而言,形不是手段,神不是目的。没有形就没有神,有形则必有神,形似神必似,形不似则神必不似,形之与神不可能有分合,不可能有兼备或不兼备。所谓神,是形的运动感,是形的活的反映,形是一切,一切是形,形以外的神是不存在的。”这种见解,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可谓是独辟蹊径,得到了包括艺术家、理论家在内诸多学者的积极回应,掀起了20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学术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与讨论中,王肇民一方面刊文回应,另一方面也不断完善他的“形是一切”的理论架构,使得《画语拾零》由1979年首次刊载在《美术学报》上的31则,不断扩充至155则,形成了今天在各个版本的《画语拾零》中所看到的样子。

由于对“形”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故王肇民既能“人当物画”,更能够“物当人画”,将静物人格化,展现了他独特的造型能力。正如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指出的:“王肇民先生的水彩静物画,用最为鲜明单纯的具有中国性格的笔触,运以浓烈而又含蓄的有着西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品质的色彩,构建出一种雕塑般的质感和量感。因此,面对王肇民先生的静物画,我们能够感受到铮铮铁骨及一种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

影响:

“小画种”倾倒巴黎“画语录”余音袅袅

1958年王肇民任广州美院副教授后,因为一些原因,他曾中断作画多年,直到1973年再执画笔,1980年升为教授,退休以后,又应聘为广东画院、广东省美协及广东省水彩协会顾问,直至1990年的这段时间,他曾在广州、北京、武汉、西安、合肥等地开过13次个展。

特别是1980年10月,经《人民日报》文艺部介绍,王肇民在法国巴黎大奥居司丹街上的“巴黎—北京画廊”举办个展,被视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欧洲举办个人画展的中国画家”。虽然,这次展览只精选了他的作品二十余幅,但依然在艺术之都巴黎引起了轰动。知名文艺理论家米歇尔·罗克将王肇民推为中国现代画家中,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大师。其他不少评论文章,也推崇71岁的王肇民为当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其成就可与徐悲鸿、林风眠等相提并论。

巴黎的媒体是这样介绍王肇民的水彩作品的:“泼辣、豪放、朴素、淳厚。把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技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独树一帜,显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巴黎画坛盛事,线条出奇的准确,色彩鲜艳夺目,所采用的表现方法是来自中国传统,而风格却是接近西方,可以作为西方向中国探索的桥梁。”

1980年11月至1981年3月,米歇尔·罗克还根据自身对王肇民艺术的理解,把《画语拾零》翻译成法文,刊载在法国艺术杂志《中国艺术丛刊》第1期和第2期。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台湾的隔山画馆举办“王肇民水彩展”。1992年1月,隔山画馆委托国风出版社发行《王肇民画语》,向广大台湾同胞介绍王肇民先生多年来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验以及美学科研心得。就在去年,为纪念王肇民先生110周年诞辰,广州花城出版社又再次出版了《画语拾零》……

王肇民在《画囊》一诗中写道:“亿万人前谁识我,百千年后几名家。”如今,他是当之无愧的“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之一,这个展览也成为广东美术馆开启“21大家”系统研究和展示的第一步。

新闻推荐

2019广东高考首日开局顺利今年全省68.5万考生参加夏季普通高考

今年全省68.5万考生参加夏季普通高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