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之地:张文心作品展”广东美术馆举行 用图像“魔法”打造“虚拟时空”
张文心 《朝》有声彩色4k录像,静帧截屏近日,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第九回“映射之地:张文心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本次展览主要探讨技术图像是否可以具有不同于传统图像的魔法属性,以及艺术家作为越来越技术化的存在,怎样在技术中寻找神秘性和超越性。艺术家张文心使用了相机录像、无人机录像、特效、电脑动画、电子音乐和底片,描绘着人在内外世界间的旅行以及它们如何在往复间相互塑造,希望观者可以在技术图像中拥有直接的身体和精神体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青年艺术家张文心成长于安徽,又常年在世界各地旅行,这种跨地域、跨语际的经历带给她仿若时空穿梭的感觉,于是,她开始借助多元的技术媒介进行以图像为媒介的创作。
从初期的独立摄影,到作品中非线性、蒙太奇式结构语言的联结呈现、虚拟幻想的内容叠加,及至三维建模、录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介的融合,张文心不断跨越媒介本身的限制,建构着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我是一个以图像为媒介的创作者,创作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再从自身经验中跳出来、转换为观察者的视角,将自己的生活作为样本,从中抽离出线索,并以此为原点进行创作。这就像是一个拓荒、采矿、冶炼、合成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矿山就是生活本身。”张文心表示。
正如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总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所评价的那样,“张文心的创作始终以自己的生活为样本,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将自身经验放置在更大的尺度上去观察和解读,从而展开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并从中绵延出对时间的思考”。
对于展览的主题,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做出了诠释,他表示:“张文心长期以来多地穿梭,所引发的跨地域心理感受,在作品里得到体现。她把旅行的感受和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新技术的感受,叠加融合,以一种带有神秘主义的方式,呈现新技术时代的身体感知,这也是"映射之地"的题中之意。她通过照片、影像、虚拟空间、现实空间以及旅行的多地交融之间,相互映射、显影,来呈现身体在多重图像中、多重经验中独特的感受。”
这一次,作为提供给艺术家的试验场的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也被设置成承载着多重时空意义的“洞穴”,让观者在帘幕分隔的晦明晦暗的穿行之中,体味那多元图像交叠的影像之流。
“虚拟与幻想”是张文心一直关注的议题。在张文心看来,“现实”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而将由现实中得来的图像编排、错置,使它们互相建立新的联系并创造新叙事的可能性则是她所感兴趣的。在她的作品中,现实与虚构相互交织,艺术家将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的线索进行“想象式建模”,由碎片化图像所构成的现实场景,与来自不存在空间的虚拟物象在画面中相互交织,在碰撞与融合中共生。“比如在三维动画作品《内存腐蚀》中,我将自己于过往旅程中拍摄的照片作为材质贴图,并在3D软件中对其中场景进行还原式建模,使虚拟人物在其中穿行、饮酒、睡眠、游泳以及飞行,从而将我对时间的体验挪移在虚拟的人物身上。在这里,照片被复原为虚拟的三维场景,带着摄影固有的真实性,参与构建了一个虚构的时空。”
对此,中山大学教授、批评家杨小彦则认为张文心的创作理念正是青年一代艺术家“更关心中间过程”的表现。他表示:“当下,新一代的艺术家以影像为重要表达方式;在作品的物质性方面,青年一代与老一代艺术家因此产生重要区别——这说明图像开始流动起来,开始成为一种事实。如果说老一代的作品可称之为广义的图像,那么今天青年一代的作品则是一种流动中的图像,他们更关心中间的过程,以及中间所截获的体验,这恰恰说明艺术正在展现它无限的丰富性。”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5月25日电(记者荆淮侨)记者从广东省公安交管部门了解到,广东省公安厅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