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突出村”旧貌换新颜 虾山村党支部治理有效获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报记者张帆何进
在白蕉镇虾山村,“喜姨糍仔”小院门前的龙眼树绿意葱茏,树冠上一大片红色的祝愿牌在风中叮当作响。“喜姨糍仔”的主人名叫杨金喜,今年68岁,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喜姨”。
咸茶、艾饼、叶仔糍、芋头糕、瀨糍水……一进喜姨家,便会被各式各样的美食吸引。
前不久村里举办的“食乐虾山”客家文化美食节,吸引近万名游客来到珠三角的这隅沙田水乡,游客走街穿巷,在一个个农家小院体验劳作、品尝美食,感受客家文化。
谁能想到,眼前这温馨美好的村庄,五年前却是另一副模样。
虾山村是白蕉镇虾山脚下的一个村落,面积2.6平方千米,建村历史已有200多年。村里吴、赖、杨、周四大姓1300名村民都是客家人。长期以来,因“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务弛废,虾山村成为了珠海有名的“问题特别突出村”。
村里鱼虾塘不能正常发包、水稻田不能重新分配,村民罢耕、堵路、上访……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也成为解决虾山村困境的强力措施。
2014年3月,杨云锋当选为虾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新一届村党支部一开始便直面矛盾、解决问题。
一方面,杨云锋和虾山村“两委”班子从党员切入,严格落实公开制度,收回土地承包款,规范鱼塘发包制度,合理分配农田;同时制订“全村十大民生实事”“村民福利清单”。另一方面,面对面与村民直接沟通联系,听取意见,提供服务,村“两委”不断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土地证是症结所在,必须解决。杨云锋和村干部亲力亲为,先后在镇区各相关部门跑腿,一年之后,拖了十多年的证件终于办下来了。
为解决村里的鱼塘租金难收问题,村党支部决定党员干部分片包干,到塘基上做养殖户的工作。对于少数耍赖的“刺头”,村“两委”坚决不妥协,将其告上法庭追缴欠款。
治理有效,让虾山村旧貌换新颜,为斗门区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年底,虾山村成功摘掉“问题特别突出村”的帽子。2016年7月,虾山村党支部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杨云锋获得广东省优秀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2017年年底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
2017年再次换届,虾山村“两委”班子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30岁,成员大部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年轻、充满活力。
虾山村的蝶变,为斗门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参考。斗门区实施基层治理创新工程,在全市率先成立127个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率先推行村“两委”干部选聘分离,推进惠民政策由党组织宣传,惠民服务由党组织推动,惠民举措由党组织落实,勾勒出一幅更加治理有效的基层党建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振“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该有的赔偿和司法确认都有了,维权变得非常方便。”参与调解的美国金霸王营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