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十五年来,“文化+”之路越走越宽

羊城晚报 2019-05-16 13:04

今天,“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文博会在特区土地上第十五次绽放。从传统手工艺品到非遗传承项目,从富有设计感的文创产品到充满未来感的前沿科技,从来自偏远村镇的手工艺人到全球客商云集……十五年来,深圳以这场“文化盛宴”享誉四方。

近几年,文博会更以“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己任,集中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文化+”模式逐渐被全国诸多省市学习借鉴,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3130平方米增加至第十五届的105000平方米,展商数量从700多家增至2312家,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十多个增至103个。不断创新的文博会,既是文化创新的平台,又是文化圆梦的舞台,更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五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参与到文博会中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文博会平台找到资金、信息、人才等合作的要素;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在文博会平台实现内销和外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投资商、合作商,通过文博会平台寻找优质的文化项目和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全面对接。

近年来,一批文化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亮相文博会,如中青宝、长江传媒、华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出版、百视通、同洲电子等,进一步提升了展示质量和交易份额。

“文化+”业态持续领跑

广东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817.17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7,规模总量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占全省GDP比重上升至5.37%,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8年,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52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约占全国2/5,高居全国榜首。其中,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半壁江山”。目前,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3.5万家,占全国10%以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060家,从业人员350多万,均居全国第一位。先后有2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多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电影票房收入84.7亿元,占全国13.9%,连续17年领跑各省市区。

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互联网”等“文化+”模式逐渐被全国诸多省市学习借鉴,并获国家层面认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年均增长35%以上,涌现了腾讯等行业巨头,文化科技融合深入推进,文化新业态领军全国。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新闻推荐

医改工作专家莅湛开展广东十年医改调研 继续探索创新深化医改

本报讯(记者林宇云通讯员陈晨)5月15日,省医改办委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玲教授率调研组到湛江开展广东十年医改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