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食界·青青艾草
经过之前春日里的蛰伏和苏醒,再加上雨水的浇灌,谷雨时的庄稼草木,都呈现出葱郁繁盛的样子。艾草也不例外,如今,广东乡村的田埂间、水沟沿,都长满了一片片、一簇簇艾草,十分清丽可人。
人们迫不及待地采摘它们,做成艾糍、艾饺、艾叶煮鸡蛋、艾煮鸡、艾煮酒、艾肉丸、艾煮红糖……就算是嗜甜的孩子,也会被大人哄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些裹着甜馅的艾糍、艾饼,带着微微苦涩、略有回甘的艾叶味道,也留在了成长的记忆中。
客家人是最懂得用食疗来适应生存环境的族群之一,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保留了很多用食疗来强健身体的习惯。艾叶就是客家人比较常用的药材。因为野生的艾太苦,所以他们会种植一些优良品种的香艾,这些香艾苦味已经减轻了许多,但仍然保留着艾叶的清香味。
艾粄就是一款散发着艾叶芬芳的小吃。在客家话里,“粄”是各类糯米制成的糕点的通称。春日的艾草苦味较淡,最适合做进糕点里。它的做法和江南地区的青团有些类似,可以说是与青团创意相似的“近亲”食物。采摘新鲜的艾草,碾压成汁,放入石臼和糯米一起捣,米粉和汁液在上百次锤击下慢慢融合,然后成了青青的色泽,给米团包上馅,放上锅里蒸,香味就一点一点地飘了出来。
艾粄有甜有咸。咸馅可以加入春季常见的春笋丁、香菇、木耳,甜口的艾粄,则常用芝麻、花生、蜂蜜或黄糖为馅,还有一种是无馅儿的,直接把艾绒和白糖一起和进糯米面里。喜欢青草香的人,肯定都会爱上它。
上屉蒸熟的艾粄颜色变深,如远黛青山。揭开蒸笼那一刻,质朴的艾草香扑面而来,小小的一枚艾粄,胖乎乎,圆悠悠,轻咬一口,糯米皮软糯却不粘牙,馅料清甜却不油腻,仿佛吞下了整个春天。
先秦时期,采艾是一件颇有少女心的事情,穿着鲜艳衣裳的古代少女们,在一年一度的美好的春日里,都会兴高采烈地出门采摘艾草。《诗经·王风·采葛》中就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隔三年兮”的动人诗句。后来,人们索性就用“少艾”一词,来指代年轻美丽的姑娘。
如今,我们采摘艾草,更多的是为了感受舌尖上的山野之春。流水线加工不出来这本应该属于春天的味道,染色剂也渲染不出那本应该属于春天的颜色。艾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像艾粄这样的食物,更是来自五脏六腑的感动,是不时不食的仪式感,也是四季轮回的独特魅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新闻推荐
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广东禁毒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本报讯(记者林小军通讯员陈彬文秀兰)坡头一瘾君子强戒释放后再次复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