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敲响文物保护警钟 广东省展开文博场所消防检查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在维修期间发生严重火灾,塔尖已倒塌,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和两座标志性的塔楼所幸在大火中保存完好。
反观国内及广东省内,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防火是一贯以来的难题。多位古建筑保护专家及相关责任单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古建筑遭遇火灾事后施救难度大,此次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古建筑和文博场所应该做好先期防范。●南方日报记者黄堃媛杨逸见习记者关喜如意徐子茗
中国文物古建筑多为木结构
如遇火灾施救难度大
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中,最先烧断折落的是木质顶端塔尖,石制主体结构基本安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分析,木头是易燃材料,且巴黎圣母院是高耸的哥特式建筑,竖向空间一旦起火,火势会更加剧烈,因此木结构的塔尖部分受损严重。
曹劲表示,相比主体是石头的巴黎圣母院而言,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文物古建筑存在着更难以预计的火灾隐患。从建筑形态布局来看,中国古建筑大多比较密集,一旦木结构失火,容易连片起火,很难找到扑救面或实施隔绝。
有部分古建筑单位曾尝试引入与火警系统联动的喷淋系统,只要感应到火险就会自动触发喷水装置,或者释放气体灭火。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韩扬坦言,引入消防报警系统、烟感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于木结构而言并不一定适用。
“喷淋方向是往下或者侧面,对于大的火势而言作用微乎其微,且建筑内还有各类可移动文物,墙面上可能会有珍贵的装饰和彩画,喷淋或气体反而可能对其产生严重破坏。”韩扬表示,就实际情况而言,一旦文物古建筑发生火情,很难采取成熟的事后施救措施,最好的方法是加大人力做好先期防范。
若火灾不幸发生,文物古建筑是否还能恢复原貌?曹劲认为,对于巴黎圣母院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而言,相关资料丰富、修复技术先进,恢复原貌问题不大。但令人惋惜的是,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即使恢复原貌,也不再是原来的建筑,它携带的历史信息已经发生改变。”
如何修缮和还原受损建筑,也需要依据个体情况来确定。韩扬以福建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例,这是福建乃至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群。然而,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因为一场大火损毁惨重,过火面积426平方米,第一、第二幢民居的前厅木构件和未抢救出的居民物资基本烧毁。最终这个建筑群在原址基础上进行修复,还特意保留了一些烧损的构件,很大程度还原江南古民居的明清时期原貌,也存留下了火灾带来的痕迹,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广州沙面曾两度起火
广东文物建筑需重点防雷击
广东拥有丰富的文物古建筑资源。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表示,现在一些文物修缮的施工方用电焊、明火以及可燃的气体涂料,都会成为引起火灾的隐患。“在广东,雷击和电线短路都是木构文物建筑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
汤国华回忆,他曾经接触过沙面历史建筑两度发生火灾。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沙面英国传教士公寓起火,原址现在已经被活化为咖啡店。第二次是2017年沙面北街的历史建筑发生火灾,两起事件都是因居民防火意识不够,在床上吸烟或使用充电宝引起。
上世纪90年代那场火灾也直接导致英国传教士公寓无法被列为文物。“英国传教士公寓是沙面教堂的附属建筑物,当时本来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发生火灾后,只剩下立面和侧墙,其他全部重建,导致无法被列入。”汤国华说。
此外,广州很多清代建筑都是木构为主,包括光孝寺、海幢寺、大佛寺、华林寺、城隍庙等宗教建筑。很多宗教建筑在宗教仪式进行期间都是需要使用明火的,但这会导致建筑被烟雾熏黑,也存在火灾隐患。“前段时间,城隍庙也有人违反保护规定,在大殿用明火烧元宝。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使用有时是矛盾的,这还需要有关方面多想办法、加强管理。”
据悉,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原本的木构骨架在民国时期已经被钢筋替换,现在只有两个塔楼的百叶窗、教堂的座椅是木构的,其他材质主要都是水泥、石头和铁。
“当时有人考虑在石室圣心大教堂安装喷淋,但我们发现这个设计对文物不合适,因为喷淋要有消防水池,对整个建筑的管线变动很大,所以没有使用,现在石室主要靠烟感器和灭火器。”汤国华说,为了提高防雷的安全系数,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避雷针后来从铁更换为铜,因为铜的电阻比较小,能将高温雷电流迅速传到地网扩散,避免引起附着物加热而起火。
广东省已核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从广东消防总队获悉,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市消防支队联合市文物局等部门,通过集中约谈广州市重点文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实地排查、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等方式,督促文博单位履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改等工作。
“去年9月,我们将文物古建筑、博物馆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开展明察暗访,抽查文物古建筑21处,深入掌握广东省该类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广东消防总队负责人表示,同年9月19日,广东省已按国家方案要求提前完成了三级以上博物馆及存在火灾风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底数核查工作,并全部建立场所清单。
此外,记者了解到,从15日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广东省消防总队已经逐步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5月15日前,各博物馆、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将认真对照2018年消防安全大检查中排查出的火灾隐患清单,集中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行动,科学制定整改方案。
之后,各地文物部门将按照《广东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方案》要求,对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排查,指导当地博物馆和文物单位落实自身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逐条明确整治对象、责任分工、整治内容和工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各级消防和文物部门还将以“实名跟踪指导”的形式,根据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分工,对三级以上博物馆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逐一确定1名消防监督员和文化、文物部门指导人员,实名制开展全程跟踪,指导单位科学制定隐患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据悉,本次安全大检查工作将持续至12月31日。在此期间,整改与验收将同步进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消防总队将适时对各地市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联合指导检查,并分地市抽取部分文博建筑进行现场核查验收,经验收发现存在问题的,给予相应的整改期限后依申请组织复查,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过关,验收情况也将纳入2019年度地市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考古人员近期表示,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的距今约1.7万年的陶器,不仅为人类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