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广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激发教育发展生机活力 探索构建“新时代新教育体系”

南方日报 2019-04-09 06:41

粤港澳三地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人脉相连,教育合作交流频繁,初步形成沟通有序、协作有效的发展共同体。南方日报记者王辉摄

广东教育综合改革

有哪些实招?

近日,广东2019年春季高考录取工作结束,18.2万名考生提前拿到了大学的“入门券”,录取人数是招生计划的102.2%,其中226人被本科高校录取。至此,广东稳步有序地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形成了一年有春夏季两次高考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建设教育强省。

创新制度

高考综改方案近期将公布

“根据您的需求,给您推荐云南深度游的线路。”4月3日下午,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一场“模拟竞聘”正在上演,高二(9)班的侯敏婕经过重重考验,赢得在旅游公司实习的机会。该校生涯教育指导老师陈丽楠点评,在新高考改革下,学校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规划职业生涯,为其选修课程、填报志愿提供指导。

早在2016年3月,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国家部署,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消息,广东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场系统、全面、深刻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广东为此已酝酿打磨多年。

对广东考生来说,一年两次招生录取的格局早已形成。2017年1月,省内所有高职院校均参加依据学考成绩录取的分类考试招生的改革,6.62万名考生“喝”上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头啖汤”。今年春季高考,18.2万名考生提前拿到了入读大学的“入门券”,录取人数是招生计划的102.2%,其中226人被本科高校录取。

对广东考生来说,合并录取批次也并不陌生。早在2016年,广东逐渐合并高考本科、二本和专科录取批次,最终把录取分为提前录取、本科录取、专科录取3个批次。去年广东省全国首创高分优先投档线,在普通本科院校文、理类中分别设置高分优先投档线,分两次投档录取,并可填写一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这意味着,广东中职生读本科大学成为现实。2018年广东省打通了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长通道,安排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进行招生改革试点。今年继续在4所试点院校开展试点,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

“高考综合改革体现广东"敢为人先"的精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认为,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广东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英语听说考试,按照高考要求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模式及实施一年多考等举措,都由广东“独创”或率先实行。

激活动力

给人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

4月2日,省教育厅举行了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气会,要求民办学校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为依据选择生源。这一减轻家长、学生负担的有力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

教育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当前,广东省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短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为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广东花大力气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2017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提出通过增加学位供给、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等措施,预计到2020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5%以上;

2019年2月出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21年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

5月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1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两类学校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到2020年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要求;

同月公布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

一项项重要政策的背后,是越来越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样的学习路径。广东正努力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截至去年底,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达111个,覆盖率达87.4%,顺利完成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覆盖率达85%的目标任务;

全省博士、硕士、本专科招生计划分别增长12.6%、8.5%、7.3%,增量和增幅均为历年之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43%,比2017年提升约4个百分点;

全省高校6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比2017年增加13个,增长23%,331个学科入选上海软科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全国第4位,比2017年增加41个,增量居全国首位;

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35项,居全国第5位,实现了一等奖零的突破,获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43项,居全国第3位,且获得全国唯一一项高职教育特等奖,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居全国第5位,比上一届前进4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研究、实践到推广应用,已经走向世界。”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第一完成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说,目前广东建院等8所院校正在协同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筹建“中赞职业技术学院”,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学。这是中国职业教育协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个教育部试点项目。

协同发展

抓住粤港澳教育合作大机遇

去年11月27日上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高阶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省教育研究院举办的首场“粤港澳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网络教研直播活动在珠海举行,吸引了全国57.6万人次收看。在珠海课堂现场的专家,与粤北韶关始兴、澳门濠江中学教研观看点的数学老师们打破空间限制,在线面对面交流。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这对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是粤港澳三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的重大机遇。

粤港澳三地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人脉相连,教育合作交流频繁。经过多年努力,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沟通有序、协作有效的发展共同体。

在合作办学方面,早在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落子珠海,开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合作创办大学的先河;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同意批准设立,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2018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地南沙区,计划今年9月正式启动招生……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也正在加快谋划和推进落户大湾区。

“大湾区合作,首要是人的流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认为,以前是香港、澳门输送科技、管理人才到内地,现在变为内地与香港、澳门双向输送,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流动具有示范效应,激活了大湾区内的高校合作。

在高校联盟方面,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成立了10余个大湾区高校联盟,在完善大湾区内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加强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推进大湾区高校课程开放共享、教师专业交流等领域初见成效。其中,52所本科高校加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首批上线课程达398门,未来将达数千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免费开放共享,学分互认。

“大湾区高校形成差异性发展的集群气候,对于成立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是很好的机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点赞说。

在青少年交流方面,三地学校的“牵手”愈发紧密,已形成721对粤港姊妹学校、69对粤澳姊妹学校。未来,更多的粤港澳中小学、幼儿园将携起手来,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音乐节、艺术节等将进一步促进三地学校交流。

“中小学生就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说,要提高他们对大湾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4月2日,省教育厅转发《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9〕70号),明确“对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来广东省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按当地随迁子女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

无疑,教育合作发展是国家在粤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支撑,也是广东教育深化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契机。

对此,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将携手港澳建设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群、做强做优职业教育、夯实内地基础教育根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增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提升教育综合治理能力,实现大湾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钟哲

新闻推荐

广东滨海游发力升级看今年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邝白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罗磊:气温回暖,省内各地先后进入玩水季。作为广东旅游的大头,滨海旅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