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我国心脏康复医学的开拓者之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原副所长孙家珍: 把一生都献给医学 立遗嘱捐献全部器官

南方日报 2019-04-05 06:55

“她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医生。”清明将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不少医生,自发聚在孙家珍原来的办公室,追忆她留下的点滴。

2018年底,我国心脏康复医学的开拓者之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原副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家珍教授因病辞世。她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孜孜不倦,把一生都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她生前立下遗嘱,要捐出全部器官,用作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用途。

“她有许多头衔,但只喜欢我们叫她孙医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谭宁说,孙家珍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科室同仁受益匪浅。“我们在工作中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就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在医学上她从未退休过”

在70岁的患者阿琼心里,孙家珍不仅是医生,也是“姐妹”。

16岁那年,阿琼在一次重体力劳动中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检查发现,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首诊医生就是孙家珍。随着心脏病治疗技术的发展,阿琼1972年接受了手术治疗。阿琼说,当时手术后心脏不复跳,孙家珍实施了20多次电击抢救,才把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此后的几十年,阿琼每次看病都找孙家珍。每当天气转冷或转热的时候,孙家珍也会给阿琼打电话,教她如何注意身体情况。“她不仅是我的医生,更对我好得如同家人。”回忆起与孙家珍的过往,阿琼忍不住哽咽。

孙家珍对患者的认真负责,也影响着科室里的后辈。“她心里只装着病人。孙主任用行动教我们如何做一位好医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烈说,无论门诊还是查房,孙家珍都非常认真,碰到有疑惑的地方常常翻查文献或请教他人。“她管的病人都有非常完整的病案笔记,每次开会分析总是一语中的。”

退休后,她还负责《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工作。哪怕在患病后期,她在病床上还总是手捧着杂志手稿改文章。此外,科室依然会邀请孙家珍参加每月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只要她在,我们就都安心,她像我们的"技术总监"。”谭宁说,“在医学上,她从来没有退休过。”

心脏康复领域的“拓荒人”

上世纪70年代,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心血管病治疗技术在7人小组赴阿根廷学习归国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带头人禤湘耀教授提出,要发展当时中国仍是空白的心脏康复学科,孙家珍勇挑重担。

1981年,孙家珍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到世界卫生组织学习康复专业3个月;1986年,她赴新加坡进修心脏康复专科……在充分学习与准备的基础上,1987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康复病区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首个有心脏康复专业人员队伍的心脏康复病区,开辟了全国先河。

科室初建,经费紧缺。孙家珍就自己掏钱买了科室第一台单车、第一台电脑、第一台打印机……专业团队最初只有孙家珍一个医生以及两个护士。她带着有限的人力开设了心脏康复专科门诊,到病房做术前术后呼吸训练、教门诊病人学心脏康复训练、培训家属CPR等。

在她的努力下,心脏康复学科团队慢慢壮大。团队还时常发挥三甲医院技术优势,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心脏康复与预防一体化发展。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孙家珍深爱着医生这个行业。患病之后,她立下遗嘱,无偿捐献全身器官,用于医学治疗或研究。

2018年11月26日,孙家珍因病辞世,享年82岁。

当日,她的眼角膜成功捐献,次日成功为一位角膜白斑的55岁女患者实施手术,既延续了光明,更延续了大爱。她的其他器官全部捐献作为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用途。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通讯员张蓝溪

新闻推荐

今年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政策有变? 市教育局:适龄儿童入学仍按以往政策执行

记者梁爽通讯员陈晓玲本报讯近段时间,市教育局接到较多群众关于“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是否调整为入学当年12月31日年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