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李锾、李蔚姐妹 孝老爱亲二十余载
日前,2018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揭晓,湛江市四人上榜,其中,湛江市第十二中学教师李锾、湛江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职员李蔚姐妹入选“孝老爱亲”广东好人。28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宿舍区,居民一听说是来采访这对姐妹的,纷纷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1二十余年细心照顾患病母亲
李锾和李蔚姐妹俩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自妹妹李蔚出生后不久,母亲就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和强迫症,无奈只能在40多岁时从单位办理内部退休回家休养。那时,李锾9岁多,李蔚则只有6岁。
记者走进她们家,此刻姐妹俩正在给她们的小叔喂食,一人喂水一人喂粗粮,细心而温柔。谈及父母,姐妹俩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李蔚对记者说:“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抱过我们,我们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万幸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父爱。勤劳的父亲一直毫无怨言地照顾着患病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姐妹俩长大。”
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由于操劳过度,父亲在1993年、年仅58岁时便患癌离世。最爱的父亲的离去,犹如天塌了下来,但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她们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
此后的二十多年,不管工作多苦多累,姐妹俩必定按时回家照顾母亲,为她端饭递水、擦身洗脸、端屎倒尿。久病的母亲经常使性子、执拗,姐妹俩总是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劝说。
“说不累是骗人的,我们每天要正常上班,也要照顾孩子,但对于母亲,无论多忙,我们都不敢松懈。也许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吧,父亲没有教我们多大的道理,但对于母亲,父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嫌弃的话。”李锾对记者说道。
李锾说:“母亲和父亲一样,一生吃了太多的苦,我们作为女儿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让她满足,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2小叔不幸姐妹两人出手相助
姐妹俩的父亲有一个弟弟,二十来岁时便从麻章区湖光镇农村到霞山打零工,跟随她们一家人生活。小叔50多岁时找了一个外地女人结婚回到农村的家,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才刚满两岁,妻子便因嫌家穷而离家,从此留下孤苦无依的父子俩艰难度日。小叔又做爹又做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堂弟长大。
看到小叔如此艰难处境,姐妹俩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又承担起了照顾小叔父子的重任。尽管她们收入微薄,但仍经常带钱带物回乡下探望小叔父子俩,给堂弟买书、买笔等学习用具。
屋漏偏逢连夜雨。小叔年轻时在建筑工地被大石砸伤右大腿,导致大腿股骨头坏死,领取了三级残疾证,2013年又患上了中风。“这一年堂弟读高二,看到相依为命的父亲被病魔狠狠击倒,想到自己学业未竟,他忍不住泪水长流。”姐妺俩为堂弟擦干眼泪,不断地安慰嘱咐他安心读书,把父亲放心交给她们来照顾。自此,姐妹俩开始霞山和湖光镇农村两头跑,公交车坐得多了,连司机都知道她们是去探小叔。
中风后的小叔经治疗,生活尚能自理,但仍需每两三个月到市区医院住院治疗。每次姐妹俩便轮流到医院照顾他,给他喂食、擦身等。有时晚上11点多刚睡下,一个电话打来,她们又不得不往医院跑。小叔因患病而缺少运动,加上饮食不当,经常便秘严重。得知情况后姐妹俩便时常回乡下,用开塞露帮助小叔排便,有时甚至戴上手套帮他将大便抠出。
李锾说,堂弟于2015年考上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依靠银行贷款继续大学学业,但每个月的生活费还是由她们姐妹负责。而此时70多岁的小叔也因年龄渐增,病情愈发严重,已几乎到了无法自理的地步。一些村民及亲人均提议堂弟放弃学业回家照顾病父,但姐妹俩坚决不同意。她们嘱咐堂弟安心努力读好书,并将小叔接回了城市与她们一起,方便照顾。
3生活重担未曾影响工作成绩
多年来,姐妹俩无怨无悔,背负着沉重的生活重担,照顾着母亲和小叔,可命运又给她们设了一道大难关。由于长期足不出户,60多岁的母亲因骨质疏松不慎跌倒而摔断了大腿骨,虽经努力医治,终因年事已高加上骨质严重疏松,导致卧床不起。
姐妹俩平日里既要工作,又要照母亲、小叔,还要兼顾各自的家庭,常常疲于奔命。妹妹李蔚由于单位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过度劳累,近两年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病痛的折磨让她苦不堪言。
姐妹俩的收入并不高,所有的支出几乎都花在了照顾母亲和小叔身上。生活的重担,加上疾病困扰,每当夜深人静时,她们也曾悄悄流过眼泪。但擦干泪水后,她们又为自己打气,无论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母亲和小叔。
家庭重担并没有影响她们在工作上的成绩。姐姐李锾多次被评为霞山区教育先进工作者,也被评为广东省中学生生物竞赛优秀辅导老师,现在已是中学高级生物老师。而妹妹李蔚也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二十多年来,李锾李蔚姐妹俩孝老爱亲的举动,也感染了她们的孩子。孩子们现在也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妈妈照顾外婆和叔公,这个家庭的成员们像开启了一场乐善的接力赛,将爱心和善行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报考南科大要加试体育 不纳入总分今年在广东计划招收161人,粤高考理科排名前四千可报考南科大
今年在广东计划招收161人,粤高考理科排名前四千可报考南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