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远航 向海而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之本在于家,而家之本则在于家风。
家风,是祖先为后代留下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有好的家风才能培育出好的人才。家庭无疑是给子女启蒙、传输思想最多的地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形成深刻的烙印,永世难忘。欲立身,首立德。以俭持家,可以传珍重;以勤传家,可以知辛劳;以廉传家,可以流芳名。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立下家风,他的家风在于三看:看是否读书,看是否早起,看是否勤劳。不读书,则成庸俗之人;不早起,则成懈怠之人;不勤劳,则成懒惰之人。曾国藩深谙官场狡诈,也曾教导子孙切莫出仕。与此种种,直接导致了他的子孙后代皆是才人,或醉心群籍,或飘然隐去。
于我家而言,最常听见的就是“自强不息,天道酬勤。”就比如说,妈妈会利用下班时间,来学习英语;父亲则通过自学,考取了一本本证书。不仅如此,就连我的外公都有每晚七点准时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和订阅报纸的习惯。我爷爷就更厉害了,他有一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学会了怎么用电脑,怎么用微信,还开始自己写书。我的家人们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导我要做一个自强,勤奋的人。在这种浓郁优良的家庭风气培养中,如同为年幼的我提供了芝兰之室。也让我有了一种自强不息,不轻言放弃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中,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像是在长跑比赛中,虽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也会咬牙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会对自己有要求,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去弄明白。但家风不仅仅只影响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家风清则社会清,家风浊则社会浊。事实上,家风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所谓风气,就是家之本,国之本。汉文帝、汉景帝,传家以勤俭之道,天下大兴;秦桧,传家以揣测君意之道,天下大乱。为何?社会本就是一个个的小家组成。当举世皆浊,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我独清”?大概也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家风是中华传承之道。老北京人的家风是闲,闲看云卷舒,闲看花开落;东北人的家风是淳,淳朴待人,淳朴行事;广东人的家风是勤,勤劳耕耘,勤劳持家。事实上,在中国不管什么地域的人皆是华人,黄河水洗的黄皮肤,五千年的颜色不会变;事实上,也不管是什么家风,皆是中华五千年的立身之道,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传承。
家风传久远,美德恒隽永。愿以家风弘社会正气,成国之栋梁。
广东仲元中学高二(15)班王紫莹
指导老师戴世锋
点评:本文有三大亮点:一是语言表达得体,符合当代中学生的身份,展示其核心素养;二是文章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长辈是优秀家风的承传者,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是列举古今事例有度,分析评价论理到位,正反对比鲜明,表达了自己的正确主张。建议文章在首尾段落扣题,直击中心。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特约通讯员/邹韵斯)为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桂城街道创思驿站近日举行主题为“演讲口才提升有道”的创思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