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圈 中山人社局 加快聚集人才资源 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

南方日报 2019-03-28 06:40

中山汉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驻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近4年,以无人飞行器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研发成果持续落地。叶志文摄

3月的中山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中山一年一度的引才盛事——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类人才齐聚中山,为创新和发展而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提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山正加快聚集人才资源,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为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去年以来,中山人才工作扎实开展,通过完善引才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和创新人才评定机制的方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优质生态圈,持续壮大人才队伍。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67个,新认定高层次人才641人。

●撰文:雷海泉李思宇

创新人才政策人才入户占全市入户总量一半以上

今年,作为人才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博士中山行”活动继续举行。通过去年人才节引进的“80后”博士易锋今年再次报名参加活动,以此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此同时,他正动员着自己的导师和博士生朋友,到中山“看一看”,寻找研究成果转化的机会。

去年3月,易锋带着妻儿首次走进中山,访产业基地、游金钟湖公园、看孙中山故居……中山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就基本定下来要到中山来了。”

易锋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博士,2018年毕业,主要关注大数据领域研究。在去年的中山人才节上,经过考察和对接,包括易锋在内的25名博士分别与中山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协议,洽谈商定了多个合作项目。易锋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以及火炬开发区内的一家光刻设备企业达成协议,在教育和研究成果应用等领域进行合作。目前,除了在校内进行教研工作外,他还正参与合作企业的高精密印刷电路板(PCB)激光直写(LDI)设备和无人值守智慧工厂研发项目。

中山产业资源丰富以及身处广深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易锋选择的重要原因,而中山的人才政策则是他对中山的“加分项”。按照中山实施的“中山英才计划”“中山优才工程”等人才政策,他在购房、子女入学和生活补贴方面都得到了帮助。

中山于2017年出台实施“人才18条”政策,近年来,中山市持续细化该政策,推出多项服务人才的创新举措。去年,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做好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意见部分待遇发放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才的认定和待遇标准。用人单位培养引进经广东省认定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连续三年可获得按实际年工资薪金收入1∶1比例、不超100万元的生活补贴;引进到中山工作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被认定为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的,可同步认定为青年人才,在享受第五、六层次人才待遇的同时,还可获得6.6万元的购房补助;企业引进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直接认定为第七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并享受2.88万元的人才补贴待遇。

系列人才新政实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山人才总量的增加。据统计,2018年,中山市共受理人才入户13871人,随迁16159人,占全市入户总量一半以上。全年共新增高层次人才认定641人,其中第七层次450人,创下历史新高。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市建成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67个

只要天气允许,火炬开发区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下称“留创园”)数码大厦门前空地上,总有无人机在这里测试飞行。这是中山汉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汉鲲智能”)新产品的孕育场,他们的产品已远销海外。

汉鲲智能是一家研发工业级无人机操作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关注农业领域无人机应用,到涉足公安执法、大气监测、建筑检测、光伏设施管理等领域,汉鲲智能的无人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研发推出的无人机产品也逐渐增多。

汉鲲智能总经理李小珊是公司创始人之一,2015年4月,他与创业团队入驻留创园孵化。汉鲲智能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飞控系统和整机方案领域。“操作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相当于电脑的CPU操作系统。”李小珊表示,操作系统是无人机行业中的细分领域,也是核心领域,目前国内有过千家无人机企业,但其中多是以采购软硬件生产集成产品为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并不多。目前汉鲲智能正逐步确立其在行业中技术领先地位。

留创园是中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去年,留创园(含分园)共引进入园项目20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9人,涵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在全市层面,以留创园为代表的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也正持续完善。中山人才节也是重要平台之一。据统计,近五届中山人才节共举办了60项专题活动,吸引29名院士、超百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和15.8万名海内外人才齐聚中山,签订了包括引进院士团队的264个人才合作项目。去年,市人社局承办的两项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引才成果丰硕,邀请15名从事行业与中山产业高度匹配的高层次知名人才到场,面对面为本地48家企事业单位解答技术难题,邀请超过百名国内知名高校博士到访中山,其中,25名博士分别与中山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协议,洽谈商定了33个合作项目。另外,通过开展“2018海外专家中山行”活动,中山共组织1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创新创业项目到中山实地考察,寻找知识和技术的“用武之地”。

与人才节活动相比,布局在全市各地各行业的博士人才平台则是高端人才驻点发展的重要阵地。截至2018年底,中山在全市共建成67个博士人才平台,其中51个博士后工作平台,当年共有3家单位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单位完成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备案工作,另有16家单位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全年新进站博士后15人,在站博士后32名,高端人才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博士及博士后人才的到来,也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延伸引才育才渠道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为进一步扩大人才的队伍规模,提升人才队伍中的人才多样性,中山不断延伸引才育才渠道。去年11月,由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的《中山市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对外征求意见。《意见》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园区经营、骨干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扶持举措,规范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服务中山人才工作。

按照《意见》,中山将规划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平台化、产业化、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具体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中山人力资源行业从业人员将达3000人,高层次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达400人;聚集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家,实现总体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培育行业龙头企业5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5家、超过5亿元的2家。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升级,中山有望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参与的引才育才工作机制,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工作格局。

针对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中山市也正加大培育力度。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社会技能培训人员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内,中山市每年培养2万多名技能人才。而由于技工教育培养贴近产业发展需求,中山市技师学院等市内技工院校每年的毕业生基本毕业即就业,就业率达九成以上。

中山市技师学院是中山技能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该校在世界技能大赛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共主办了三项世赛广东省选拔赛,该校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了水处理、信息网络布线、糖艺/西点三个项目的广东省第一名,并代表广东参加全国选拔赛。经过全国选拔赛,省赛获奖学生张俊强、陈浇琳、吴杰铭已进入国家集训队,有望代表国家参加明年的世界技能大赛正赛。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山正大力推动中山市技师学院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世界技能大赛基地建设等内容,力争建出中山特色、打造品牌技校,形成中山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

新闻推荐

广东发布《科创十二条》解读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港澳人才来珠三角九市上班 多交个税由地方政府补差额

南都讯记者任先博如何支持粤港澳三地科技流、人流互通?2019年初,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