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春茶开采节新兴启动 一片象窝茶 成就大产业

南方日报 2019-03-28 06:37

新鲜采摘下来的春茶。宋春艳摄

春满南粤,好茶飘香。近日,广东春茶开采节启动仪式在云浮市新兴县象窝山生态园区隆重举行。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茶产业联盟、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办,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茶行天下》承办,旨在进一步打造广东好茶的影响力,提高茶农收入,促进产业发展,以茶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谭笑何勇

发展特色产业擦亮区域名片

广东产茶历史悠久,粤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广东是全国茶叶消费和流通大省,年销售量接近2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点象窝山生态园,处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天露山山脉北缘,乃广东境内有名的高山生态茶园景区,被誉为岭南十大茶园之一。生态园林地7000余亩,茶树种植面积1400余亩,以茶为媒,以养生召天下,自产的“象窝茶”是广东传统名茶,广东十大名茶之一。山中有云,云中有茶,茶中有禅,被盛赞为珠三角后花园的养生文化圣地。

云浮市副市长黄天生表示,近年来,新兴县大力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茶叶生产,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以“禅茶文化”为载体,以融合旅游为发展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禅茶既是新兴特产,也是云浮名片。云浮也将继续支持新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新兴禅茶为示范,统筹、谋划和发展好云浮境内的茶产业,带动千家万户茶农奔康致富,以“小茶叶”托动“大民生”、形成“大产业”。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冯彤也表示,茶叶作为广东富民新村的重要产业,必须发挥广东省的资源优势,抓住人民群众消费转型升级的机遇,用好农业农村部的支持政策,发展这一富民兴村产业,重点推进做优茶品质、唱响茶品牌、拓展茶市场、弘扬茶文化、共享茶红利等五项工作。作为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广东春茶开采节的举办,必将更好地促进广东茶叶产业优质高效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提升广东好茶的影响力,提高茶农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举办多场活动推动乡村振兴

2019年,“茶”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再一次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提了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积极发展茶叶等产业,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一号文件中不但将“茶”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之一,更是为下一阶段我国茶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王更辉表示,广东春茶开采节是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盛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充分发挥主流舆论阵地的引领作用,利用报、网、端全媒体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此次开采节的宣传推介,使活动形成影响、形成声势,唱响粤茶品牌。本次活动的举办,必将更好地促进茶叶产业优质高效集约型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及嘉宾移步到广东最美茶园之一的广东翔顺象窝禅茶发展有限公司象窝山生态园体验采茶。

本次活动包括启动仪式、春茶采摘、春茶品鉴、书法挥毫、茶菜体验、网红直播,DIY制茶体验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云浮市政协主席、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黄达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王更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冯彤,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天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曾思坚,新兴县委常委梁小鹏,广东茶产业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操君喜,广东茶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曹藩荣,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崔健平,广东茶产业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广东省各地市茶叶行业协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组委会介绍,作为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广东春茶开采节还将继续在全省各地举办,进一步促进广东茶叶产业绿色发展,提高粤茶影响力和竞争力,以茶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延伸

象窝茶的“产业化之路”

又是一年春,茶农们在茶园里忙着采摘春茶。春茶摘得早、采得嫩,尤数清明前采制的茶品最为名贵。采摘象窝“明前茶”,其标准高,为单芽或者一芽一叶。

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象窝茶都是当地农民或僧人分散种植和生产,规模较小。后来,几名上山下乡的青年发现象窝山特别适合种茶。于是,1958年正式开始大面积种植,大力引进云南大叶种,名为“象窝茶”。2007年1月16日,广东翔顺集团发现了茶场的潜力,开始整合茶场的资源。截至2018年,象窝茶生态园周围林地面积已达1万多亩,茶叶种植面积逾1400亩。象窝茶也因为良好的地理优势、禅文化根基,经过60年的沉淀,逐渐成为新兴县茶文化的主力军。

制茶工艺也很重要。为了防止茶叶营养的流失,茶农们纯手工采摘,采摘的方法非常讲究,用食指中部为平衡点,用拇指轻轻压下嫩叶。采回的叶子也经过精心挑拣,剔除不符标准的,保持叶子匀整。挑选好后即可人工在手炒机上进行茶叶去水干燥,人工炒茶有利于茶叶受热更均匀,温度更易于掌控,茶的口感更优。

手工制茶的精髓在于,通过手感受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温度,通过手腕的力量搓揉茶叶,使茶叶成形。手工制作的茶叶炒制更加均匀,炒出来的干茶口感更好,口味更为醇厚,香气更足,是三代人传承下来的制茶技术秘笈。

同时,象窝茶采摘回来后,都是选用柴火烘干。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柴火烘干和燃油式及电热式烘干有所不同,柴火烘干出来的高香持久,香形呈板栗香或炒米香。行业内采用的燃油式和电热式烘干,香气偏低,香形以清香为主,干闻香气不突出。象窝茶场加工部则利用先天的自然优势,在象窝高山上采下干枯的树木作柴火,对茶叶进行烘干。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是产业化扶贫茶叶种植基地,重点在于科学管理,辐射周边,提升农户经济收入,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是按量计酬,大家可以随来随采,随采随走。”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采茶工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平均下来,多数人一天能拿到100元左右的收入。“在采茶高峰期,象窝茶场每天都有两三百名采茶工在茶园采摘,或者对茶园进行管护,比如捉虫、除草、施肥,平常管护是85元/天。这样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的"茶叶饭"越吃越香甜。”

目前,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茶叶种植生产示范面积达1400余亩,其中1000亩已完善排水设施,对示范基地的道路、灌溉、整地、供水、供电等其他配套设施正在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近年来,公司的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带动农户不断增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该公司带动农户235户,每年增加收入250万元。并且带动其他乡镇和村落实施茶叶标准化管理,达到新兴县种植茶叶面积的60%以上。

新闻推荐

广东科学技术奖颁奖获奖项目成果转化新增销售额1682亿,45岁以下第一完成人占34.8%

获奖项目成果转化新增销售额1682亿,45岁以下第一完成人占34.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