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航空救援在广东已较为常见 截至2017年全省已有12家医院签约空中医疗救援项目

羊城晚报 2019-03-25 13:39

▲这架医疗专机曾在2016年执行了南苏丹维和重伤人员转运回国的任务

▲医疗专机上的转运床(广州航空医疗转运联盟供图)

▲医疗专机内景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丰西西报道:航空急救在广东已较为常见。早在2012年8月,广东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直升机航空医疗急救协议书”签约,共同建立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公安厅警务飞行队提供直升机及飞行员,省医如有需要就向飞行队申请“空中120”,派出医务人员随机将伤者接回医院救治。

此后,直升机“空中救援”在广东多家医院开启。2017年9月,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销售副总何龙飞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广东省已有12家医院签约空中医疗救援项目,其中广州有4家,分别是广州市红会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近年来,广东航空救援转运体系不断完善,空中救援也成为医疗救援中的重要力量。

2018年2月,14岁女孩小黄因为暴发性心肌炎急需转院治疗,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乘直升机从阳江市出发,历时60分钟飞抵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2018年12月,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发生一起汽油桶爆炸事故,一名30岁左右的中方男性工人不幸全身85%重度烧伤。他的工友向国际SOS救援中心联系求助转运回国内治疗。国际SOS救援中心随即联系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经过与白云机场、直升机公司多次沟通,最终决定启动医疗直升机救援机制。这也是广州白云机场第一次允许通航直升机公司进入。通过“空中ICU”,患者直接从白云国际机场接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ICU救治,极大缩短转运时间,成功实现了航空跨国医疗转运救援。

新闻推荐

广东绿道: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郑佳欣冯善书朱紫强林丽丽谢庆裕在广州增城、从化,绿道连绵,连接城乡,节点错落有致。90后“海归”邓迪方在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