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德术并彰好医生 记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林民贵

湛江日报 2019-03-21 07:52

本报记者潘洁婷

湛江农垦第二医院创伤二科主任外科党支部书记林民贵已从医15年。这15年来,林民贵心中始终装着患者,他一直坚持平价医疗的宗旨,收获了比钱财更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因其高尚医德,林民贵2011年至今连续多年获评单位年度优秀,也曾获评单位“十佳青年”称号,今年还被评为2018年度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2004年,林民贵大学毕业。当时他放弃了在珠三角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湛江,来到位于乡镇的农垦第二医院就职,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建设贡献力量。如今,他已在医师岗位上奋战5000多个日夜,为地方群众进行各类手术3000余例,诊治病人数万人次。多年来,他无数次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不嫌辛苦;急救行动以及公共突发事件总是冲锋在前,不畏风险;积极救治三无人员,不计报酬。

他一直坚持给患者使用平价、疗效较好的药物。如果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就坚决不输液,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平时接收的病人当中有不少是五保户或贫困户,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为让贫困病人能看得起病,做得起手术,科室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在耗材使用方面,尽可能选择物美价廉的品种,将大多数病种医治费用控制在同地区医院最低水平,帮助群众解决了看病贵问题。

从事医疗行业,责任心是万万不能少的。林民贵时刻保持着责任心,将患者视作自己人生的考题,是病人对自己的性命相托。作为创伤科主任,为提高科室业务水平,他利用空闲时间,自费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观摩学习,另外通过医院聘请上级医院专家到科室坐诊带教,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日前,一位97岁的老人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农村补液和使用止痛药治疗,疼痛无法缓解,后慕名转院到林民贵所在的科室就医。术前,林民贵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X光定位引导下穿刺进入压缩骨折部位,注射入骨水泥,短短35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手术完成后患者腰部疼痛即刻减轻,能自由在床上翻身,当晚睡眠良好。术后第二天在腰围保护下地行走,腰部无疼痛。

经过努力,科室新开展肩关节置换、椎间盘微创手术等10余项新技术,使以前只能在市级以上大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在乡镇医院也能开展,让群众“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在科室管理方面,林民贵十分关心群众的实际需要,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医护人员常常主动提供床、被子、枕头给患者陪人夜晚休息用;科室里为病人及家属提供饮用水杯及饮用水。

上月初,一位病人由于车祸受伤严重,需要24小时输液不停顿。家属由于过于疲劳,半夜睡着了,没有发现输液管回血,后幸亏护士巡房及时发现,未造成不良后果。此事给林民贵敲响了一个警钟。随后,林民贵在科室内首推使用输液报警器,病人输液再也不需要“盯着”了。林民贵说,这项服务既然减轻了病人家属护理压力,也降低医疗意外发生的风险。“想病人所想,才能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作为外科基层党支部书记,林民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每月带领支部党员,进行党日活动,为社区、农村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宣教,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2018年3月,林民贵参加“雷州乡情献爱心”活动,随队奔赴雷州多个农村帮扶贫困家庭,给贫困家庭送医送药送关怀。当年又先后2次到调风镇东平村(广东省农垦局精准扶贫点)进行义诊。在工作之余,林民贵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庭随访,了解病人出院后恢复情况,为病人进行伤口换药、拆线及解决其遇到的困难。15年以来,每月平均随访病人10次以上。

采访结束之时,林民贵这样阐释了作为医护人员的意义和责任:在行医路上,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也需要真诚的服务,更需要爱怜之心。“我希望病痛远离群众,让温暖充满人心,让世界充满爱!”

新闻推荐

4月25日前投案主动交枪从轻处罚举报涉枪犯罪最高奖五万元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栋通讯员杜鹏举、陈玉敏)近日,广东省公安厅发布《关于动员上交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严厉打击枪爆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