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文物清理工作进入尾声 发掘文物超14万件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世华张俊通讯员/陈瑞锋陈文教温苇苇)笔者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南海I号”船货清理已进入尾声,目前已从船上清理发掘出船载文物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预计的多出一倍。
据了解,“南海I号”出水文物包含瓷器、铁器,以及精美的金银器、漆木器、玉器、钱币等。在考古现场,为了保护船舱,考古队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为古船设计了加固装置,从考古作业平台延伸数十根钢支架,为古船船身起到保护支撑作用。考古专家表示,接下来,“南海I号”将进入整体保护阶段,其800年船体未来有望整体展示。
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经整体打捞出水,放置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南海I号”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
新闻推荐
山场社区开展“忆古寻新”厚德家风文化活动 让居民在游戏中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社区的孩子们在浏览鲍俊资料。本报记者宋爱华摄本报讯(记者宋爱华)为引导社区亲子家庭、居民了解山场历史名人鲍俊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