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蘑菇不要采不要吃
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
每年三四月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然而品种繁多、花色诱人的野生茹中夹杂着不少毒蘑菇。专家提醒:路边的蘑菇不要采不要吃。
广东的毒蘑菇有200多种
据统计,我国发现的毒蘑菇有400多种,广东的毒蘑菇有200多种,其中致命的有十来种,致命白毒伞是广东的毒菇“头号杀手”。除致命白毒伞致死率最高外,广东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是铅绿褶菇。据专家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7年,广东有39起共149人因食用铅绿褶菇中毒,所幸无人死亡。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有误区
专家说,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广东发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由于相信了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真相: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不科学,普通市民凭肉眼没有办法辨别毒菌和食用菌。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却有毒。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也极毒。
误区2:“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真相: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实验证明毒蘑菇与银器、生姜等同煮不一定变黑。
误区3:以前在老家吃过“同样”的蘑菇不会中毒。
真相:外观相似的蘑菇有可能是不同品种,毒性也不同,一些可食用的蘑菇如果生长环境不好,甚至可能被有毒物质污染。
误区4: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蘑菇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生长环境无“清洁”或“肮脏”之分,更与蘑菇的毒性无关。像白毒伞等毒蘑菇都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当误食了毒蘑菇后,无论哪一类型的毒蘑菇中毒,都应及早、快速到医院处理。
首先,要马上联系医疗机构,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
其次,要留好所食用蘑菇的样品,不同的毒菇有不同的毒素,有不同的抢救办法。我国发现的毒蘑菇有400多种,误食毒菇中毒有几种情形:肝损害型、肾损害型、神经型、光过敏型、肠胃炎型等,因此留好样品,对于医院根据品种及时用药、救治很重要。
致命白毒伞的发病的潜伏期为6-12个小时,早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表现,可能在中毒后2-3天左右胃肠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是进入临床常见的“假愈期”。其实病人在中毒后2至5天内会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三峡食药监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扬)看过1月份广东潮剧院二团在“周五有戏”献演的《玉佩奇缘》上集的观众相信对下集非常期待。本周五,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