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专访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胡德兆:建议出台企业结算法,谨防大企业“感冒”小企业“致命”
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胡德兆接受南都专访。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随着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智造”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认为,制造业企业能否顺利迈入“智造”行列,一方面关系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关系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谈“制造”转型“智造”
“打造跨界跨区域资源配置模式”
南都:你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强调要把企业从传统生产制造向“智造”转型,你认为制造企业该如何走好转型之路?哪一个环节是转型关键?
胡德兆:当前是成长关键时期,“智造”是我们转型的必要途径和措施,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引领作用。通过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整个制造业将会打造跨界、跨区域的资源配置业务模式,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产业链的协同互联,增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具体环节来看,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正是我们电力装备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我们企业也在一直探索。
例如,我们正在广州基地建设绿色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打造联通上游供应商和客户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开发出综合监控、能源管理、智能微网等多种新技术。
谈货款拖欠问题
大企业一“感冒”,小企业就“致命”
南都:这次参加两会,你提出了一个关于“解决企业资金拖欠问题”的建议,出发点是什么?你对货款拖欠问题有何看法?
胡德兆:对于解决企业间资金拖欠的提案,我作为广东电气行业协会会长,对行业开展了很细致的调研。很多企业反馈做了生意收不了款、收款不及时,这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分子,我深有同感,也希望此问题能够得到国家重视并尽快解决。去年国务院也组织了专项清欠行动计划,我希望国家从立法层面推动企业结算正常化,所以今年我的提案是推动《企业结算法》出台。
对于货款拖欠问题,我认为,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不同于一般的三角债,其背后虽然存在着行业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的市场收缩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公平交易环境建设方面的不足。
拖欠账款已经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和健康发展,并且进一步导致企业间环环拖欠,使处于债务链中的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有口难言。小微企业更是“敢怒不敢言”。若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旦大企业“感冒”,小企业则会“致命”,加大了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几率。
谈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
南都:两会期间,你提出了一项关于“重视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对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你有着怎样的观察?
胡德兆:简单来说,行业协会就像一座桥梁,政府与企业两者通过这座桥梁各取所需,共赢合作。一方面,政府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等,影响行业协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企业发展,对企业的价格、产量、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实现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同类行业的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定注重加强自身的联合,壮大自己力量,从而有组织、有实力与政府进行协商,争取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南都:行业协会目前在实际运作中,遇到了怎么样的困难?
胡德兆:目前行业协会在实际运作中,遇到几点问题:首先,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定位不清,限制了行业协会的发展。个别地方政府对于现代化治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未能真正认识到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价值,未能发挥协会有效、多层次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不能有效放权。
其次,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培育和发展相当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但落实力度还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同时,法律上对行业协会的地位、职能定位较模糊,行业协会的职能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依据,这成为行业协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同样,由于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背书少,行业协会的社会公信力也较低,吸纳会员能力弱,不能维护行业发展的正常秩序。
我认为未来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是:从提供信息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可以搜集和提供会员信誉记录,充当信誉评价中介,提供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提供信息职能可有效地节省会员和相关交易者的信息搜集成本,行业协会商会通过行业统计、出版行业刊物、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国内外展销会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发挥其提供信息的功能。
从协调集体行动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可以协调会员内部利益,组织对外的集体行动,如价格协调和制定行业规范、政策倡导、抵制不公平竞争和联合应诉等。
谈工匠精神
“让工匠成为职校学生们的偶像”
南都:此前你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提到弘扬“工匠精神”。你认为该如何培养、弘扬工匠精神?
胡德兆:我是劳模的儿子,工匠的后代,我对“工匠精神”有特别深的感触。
很多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每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专心专注,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人们常说“差不多就行了”,这也成了许多人的工作生活态度。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和消亡在所难免。我们要培养工匠精神,必须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国际名牌,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主动承担教育人的重任。
从社会上来说,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尊重职业、尊重劳动的氛围。在制度层面上,让工匠们受人敬重、体面工作,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保证工匠们不为基本生计所困,潜心钻研,成为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国匠人”。
南都:去年,你的提案是《关于鼓励企业开办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议》,现在该建议落实情况如何?
胡德兆: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问题很重视,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出台了很多新政策。今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并围绕如何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措施。
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委员提案的高度重视和落实。我相信,未来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
观点
很多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每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专心专注,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采写:南都记者王靖豪摄影:南都记者李冠祺实习生洪晓可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栋通讯员粤公宣)昨日下午,广东省保安协会在广州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审议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修订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