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粤高校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广东科技报 2019-03-15 14:41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结果,广东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3所高校入选。这些高校均为科技创新基础好,成果转化需求强烈,成果转化工作特色鲜明,转化协同成效显著,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高校。

去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体系健全、机制创新、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提升。此次共有22个中央所属高校的基地和25个地方高校的基地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近年来,中山大学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科技工作战略之一纳入学校顶层设计,着力搭建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建立了“高质量成果育成”与“精准对接”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范式,涌现出了“红珠胶囊新药转化”和“石墨烯复合材料转让”等多个重大成果转化落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健全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将承担转化类项目收益的大部分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该校专利转化和管理工作长期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8年,华工获国家专利奖7项,稳居全国高校获奖数量首位,使得2009年以来获奖总数蝉联全国高校首位。每年有多项优秀科技成果依托学校五大地方研究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得到转化。

下一步,中山大学将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推动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成果转移转化管理体制,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将“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成为辐射粤港澳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桥头堡,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能力的同步跨越,有效支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将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推进湾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供应侧改革,探索高校以产业引领的产学研创新转化体制,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等要素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汇聚海内外资源,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研发转化中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主要的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世界级创新科技中心提供创新源动力。

新闻推荐

广东省高成长 中小企业申报启动申报材料须在4月20日前上交

○本报讯记者敖海冲目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自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