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 “一核一带一区”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羊城晚报 2019-03-13 13:20

京粤连线

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去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一核一带一区”蓝图初绘。当前,广东正立足各区域功能定位,差异化布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以功能区为引领

日前,韶关明确力争在2021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在全市七个县(市)同期开展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地级市。“一核一带一区”中,粤北山区着力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作为生态发展区的核心城市,韶关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明确“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要“坚持生态优先,严控开发强度和产业准入门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全省绿色生态屏障”“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现代农林业、健康医养等生态产业”……粤北山区的发展路径也是全省立足各区域功能定位谋发展的缩影。

为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广东已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

以基础设施为先导

去年7月1日,江湛铁路开通运营,粤西正式加入高铁“朋友圈”。粤东、粤西致力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高铁的开通对提升粤西区位优势具有深远意义。

“要想富,先修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广东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去年,广东新增高铁运营里程342公里,总里程达1905公里;全省新增高速公路655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保持全国第一。无论是高铁还是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多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北。

在促进均衡通达的基础上,广东差异化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统筹陆海空建设面向未来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从更好地连接珠三角,到加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形成新的交通网络格局。

去年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工程开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进展顺利;粤东粤西粤北天然气主干管网、沿海LNG接收站也加快建设……除了交通,在其他基础设施领域,广东也正着力全方位服务新发展格局。

公共资源均衡化布局

今年1月10日,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在汕头挂牌;1月22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在湛江揭牌。建设省实验室是汕头、湛江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地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道。

作为省委、省政府当前重点建设的重大创新平台,广东省实验室是以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面向长远发展而布局的创新高地。在汕头、湛江等地布局建设省实验室,可促进科技创新领域的公共资源均衡化布局,体现了全省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粤东粤西粤北倾斜的力度。

又如,去年省里支持云浮新建一所本科院校,支持汕头、韶关、梅州、湛江、茂名各建设一家高水平医院;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全部开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格局正成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使全省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粤青少年生态环保系列活动启动 春光正好 我为美丽广东添份绿

■3·12植树节南方日报讯(记者/汪棹桴通讯员/岳青)3月12日植树节当天,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全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