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省考古所举行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解密”广东文物考古最新成果 “南海Ⅰ号”上发现了咸鸭蛋

信息时报 2019-03-13 01:57

“南海I号”的发掘以瓷器为最多。信息时报记者徐敏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赖新旖 通讯员 刘锁强) 昨日,记者从“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上获悉,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共29个,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据悉,本次汇报会是省考古所30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汇报会。

从1万多年前最完整的人骨,到南海载满珍宝的沉船;从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到古代建筑规划的思考……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工作收获满满。据省考古所所长曹劲介绍,据统计,该所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29个,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

汇报会上,省考古所重点汇报了2018年度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八个重要项目,涵盖了田野考古、水下考古、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保护四大领域。这些项目包括:“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群考古发现与收获”“关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考——以功武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为例”“"南海I号"2018年的发掘与发现”等。

特别关注

“南海I号”出土文物达106000件

“南海I号”沉船位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后经整体打捞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该沉船是迄今为止中国水下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据介绍,去年“南海I号”的发掘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据初步统计,该年度出土文物数量约106000件,出水文物的数量、精美程度和丰富程度大大超乎预期。

文物中以瓷器为最多,有浙江龙泉系的青瓷、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白瓷及磁灶窑黑釉瓷和酱釉瓷、闽清义窑青白瓷等,也有少量其他窑口的瓷器。其中一件德化窑印花四系罐,其底部发现“癸卯”墨书,为判断沉船年代提供了新的佐证材料。

此外,发掘的文物还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竹木漆器、朱砂等,还提取了一批疑似药材、植物种子或果实。果实中有橄榄、荔枝、枣核、稻谷壳等、松子、黑胡椒、冬瓜籽、银杏、橄榄核等。其中,咸鸭蛋的发现很让人意外——在一个罐子中装了数枚咸鸭蛋,有的已破损,有的完好无损。

2018年度广东文物考古部分重要项目

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项目位于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经三年考古发掘,英德青塘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

东源大顶山墓地考古发掘成果

东源大顶山墓地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境内。2018年5月至8月,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发现14座商周时期墓葬,出土150余件陶器、玉器、石器以及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并提取大量土样、碳样和植物遗存等重要标本。

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群考古发现与收获

去年,省考究所为配合韶关机场建设对工程用地范围内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至今年1月,共清理六朝至唐时期墓葬55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滑石等器物460余件。

新闻推荐

李希马兴瑞李玉妹王荣看望广东省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信息时报讯3月12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来到广东媒体在京工作现场,看望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