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派潭镇开展师德培训活动 上好课、爱学生就是最好的师德

增城日报 2019-03-12 10:39

闫德明教授作主讲。

本报讯 (记者陈振华)3月9日,派潭镇教学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了派潭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德师风培训暨表彰大会,邀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闫德明博士,为该镇老师作如何进行师德建设的培训讲座。

派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健东,派潭镇副镇长赖素君,区教育局副局长曾锦波,区教育局督导室阮桂洪等出席了会议;该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400多名老师听取了培训讲座。

活动上,闫德明教授以“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基本的师德——成功幸福教师的三个基本点和着力点”为主题,给老师们阐述了师德建设的基本路径。他讲述道,构建师德的三个基本点,一是把课上好;二是关爱学生;三是教师本身不断学习提升。怎么体现课上得好?要做到学生喜欢听,同时学生学有所获,考试成绩好。而要做到上课让学生喜欢听并且考试成绩好,教师则要钻研教材,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自身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闫德明引用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语:“要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他阐述道,作为老师,要让自己配得上“师德”这几个字,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读书”“读人”和“读事”这三个着力点,做到“把课上好、关爱学生及不断学习”的三个基本点。对此,他还绘出一个阶梯图,说明三个基本点是老师们“必须做到的”,将此项放在第一级阶梯上,表明这是做老师的底线,也只有这样才配得上师德二字;同时,第二级阶梯写的是“坚决禁止的”,说明作为老师,与职业、身份不相符的事是坚决不能做的;第三、四级是“可以理解的”和“值得提倡的”,说明老师为争取自身的正当权益及合法利益属可以理解范围,而有的老师可能为工作、为学生舍得付出个人的某种牺牲,值得提倡,但不强求。他以自身的职业特点,与省内外一线教师、校长们有着广泛接触,顺手引用大量优秀校长、教师们的实际工作案例和优秀事例,为听讲者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范例。

在互动环节中,该镇七镜小学校长潘金池提问道,他身边有不少教龄很长的教师,而这些教师会认为自己很有教学经验,也容易重复旧经验而不图创新,他想请教学习和创新的问题。闫德明解答道,作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显示,初入职的三几年间是起步阶段,而后便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期,如果有了十几年以上的经验积累,就应该是进入创造性阶段。作为老师,为使自己具备创造性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必不可少,特别是要多读些心理学、教育学著作,在工作中要去研究教学,研究学生,这样就可以迈向一个更高台阶。

在总结环节中,曾锦波发言说道,为“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曾锦波强调说,对教师队伍建设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文还是首次,足以显示师德师风建设的极其重要。

大会还对上一个学年度该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德标兵,学校、科组教学质量达标,教师个人教学优秀进行了表彰及颁奖。

新闻推荐

广东基层代表谈乡村振兴喜开颜 “等青梅熟了,欢迎到我们村做客”

南方日报讯(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尚黎阳韩安东)“今年我很想对总书记说,我们海陆丰革命老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腰包变鼓了,农...

 
相关新闻